百词典

《题真继翁司令新居二首·听雨楼》

时间: 2025-07-27 16:32:05

诗句

共极堂中听雨楼,谁知华扁有源流。

追攀应物并和仲,友爱全真与子由。

老监情尤种冢嗣,放翁语亦本前修。

文忠百世之标准,更向韦苏以上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32:05

原文展示:

题真继翁司令新居二首·听雨楼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共极堂中听雨楼,谁知华扁有源流。
追攀应物并和仲,友爱全真与子由。
老监情尤种冢嗣,放翁语亦本前修。
文忠百世之标准,更向韦苏以上求。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座极好的听雨楼中,谁能知道华扁(指华阳子)有着怎样的渊源?
我追寻着应物(即应物之诗)并与仲尼(指孔子)相和,
友爱之情与全真教的子由(指苏轼)同在。
老监(即老监生)对后嗣的感情更是深厚,
放翁(指陆游)的语言也是从前的修养所致。
文忠(指文天祥)是百世的标准,更要向韦苏(韦应物)求教。

注释:

  • 华扁: 指华阳子,源于道家,象征着道教文化。
  • 应物: 指应物之诗,常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 : 指孔子,代表儒家思想。
  • 全真: 全真教,代表道教的一支。
  • 老监: 指老监生,即年长的监生,通常指年长有德之人。
  • 放翁: 指陆游,著名的南宋诗人。
  • 文忠: 文天祥,南宋抗元名臣,象征忠诚。
  • 韦苏: 韦应物,唐代诗人,以诗名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庄,号月湖,宋代著名诗人,尤其以豪放的词风和精炼的诗作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文化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对真继翁新居的感慨,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代文人的追慕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文人精神的继承与尊重。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题真继翁司令新居二首·听雨楼》是一首典雅而深邃的作品。诗中不仅描绘了听雨楼的宁静与优雅,更透过对友人及古代文人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执着。开篇以“共极堂中听雨楼”引入,犹如画卷展开,雨声淅沥,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而接下来的“谁知华扁有源流”则引发了对古代文化渊源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文人风范的敬仰与追慕。

诗中提到的“追攀应物并和仲”,则暗示了诗人与古人的对话,体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文人情怀。刘克庄通过名人如文天祥、韦应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才华的推崇,强调了文人应有的精神追求与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在描写新居的美好,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自信与历史责任感。刘克庄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对当下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共极堂中听雨楼”:在这座美丽的听雨楼中,诗人感受到宁静的雨声。
    • “谁知华扁有源流”:对华阳子的追溯,强调文人的渊源。
    • “追攀应物并和仲”:追求应物之诗,表达与孔子的精神共鸣。
    • “友爱全真与子由”:与全真教的友谊,以及对苏轼的欣赏。
    • “老监情尤种冢嗣”:老监生对后代的深厚情感。
    • “放翁语亦本前修”:陆游的诗句源于其深厚的修养。
    • “文忠百世之标准”:文天祥作为后世的道德标杆。
    • “更向韦苏以上求”:向韦应物求教,表达对更高文化追求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追攀应物并和仲”与“友爱全真与子由”,形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引用典故: 通过历史人物的引述,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与历史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新居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精神的赞美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文化自信与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 听雨楼: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人文精神的追求。
  • 华扁: 代表传统道教文化的渊源,引发对文化血脉的思考。
  • 老监、生: 象征着年长者的智慧与对后代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扁”指的是哪个文化?

    • A. 道教
    • B. 儒家
    • C. 佛教
    • D. 法家
  2. “友爱全真与子由”中的“子由”是指谁?

    • A. 苏轼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3. 诗中提到的“文忠”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文天祥
    • B. 陆游
    • C. 苏轼
    • D. 诸葛亮

答案:

  1. A. 道教
  2. A. 苏轼
  3. A. 文天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作品相比,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对文化渊源的思考与对友人的追慕,而陆游则更着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角度各有千秋,展示了宋代诗人丰富多样的情感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中散步六绝 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葆清值雨二首 木兰花慢 生查子 满江红·小院深深 书怀寄夫子 读晋纪 其二 读晋纪 其一 雨中杂诗寄路访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龜字旁的字 重三迭四 碁子 包含燔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诡对 星火燎原 木字旁的字 无心出岫 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槎槎 自取罪戾 周而不比 金字旁的字 擅兵 偏累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