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3:3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36:05
良辰乐事古难同,
绣茧朱丝奉两宫。
仁孝自应禳百沴,
艾人桃印本无功。
美好的时光和欢乐的事情自古以来都难以相同,
我们用绣制的茧和朱红的丝线来奉献给两位皇宫的妃子。
仁爱和孝道自然应能消除百种灾难,
而艾草和桃符其实并无什么功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反思。
创作背景: 《皇太妃阁五首》是苏轼在某个特定时刻所作,诗中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感悟,以及对仁孝、礼仪的思考。写作时,苏轼可能身处官场,面对复杂的宫廷生活和人际关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首句“良辰乐事古难同”,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暗示了即使在美好的时光中,欢乐的事情也难以重现。接下来,诗人提到用绣茧和朱丝奉献给皇宫的妃子,显现出对王室礼仪的重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无力。
“仁孝自应禳百沴”,表达了诗人对仁爱和孝道的希冀,认为这两者能够消除灾难,然而接下来的“艾人桃印本无功”,则揭示了传统避邪手段的无效,带有一丝批判和反思的意味。诗人在赞美仁孝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表面的礼仪和形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批判,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尊重,但同时也揭示了其表面的无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辰乐事”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仁孝能消除什么?
“艾人桃印”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在处理生活感悟时的差异。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洒脱,而苏轼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对社会的反思,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