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30
巴俗深留客,吴侬但忆归。
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东县闻铜臭,江陵换夹衣。
丁宁巫峡雨,慎莫暗朝晖。
这首诗的意思是:巴山的风俗浓厚,留住了客人,而吴地的人只在思念归乡。虽然明白彼此难以沟通,但却并不是因为有隔阂。听说东县有铜臭味,江陵的人却换上了夹衣。希望在巫峡的雨中,注意不要让早晨的阳光变得暗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也有细腻温婉。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贬谪,形成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身处异地,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在诗中展露无遗。
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巴山的风俗和吴地的思乡情,展现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诗人以“直知难共语”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的深切感受,似乎在暗示社会的隔阂与冷漠。
“东县闻铜臭,江陵换夹衣”,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物象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的追逐和对生活状态的转换。铜臭象征着物质的贪婪,而夹衣则暗示生活的简朴与变化。最后的“丁宁巫峡雨,慎莫暗朝晖”,则是一种告诫,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和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关注,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社会世态的批判,情感真挚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思乡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难题以及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侬”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A. 巴山
B. 吴地
C. 江陵
D. 东县
“铜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物质的贪婪
C. 自然的美
D. 思乡情
诗的最后一句“慎莫暗朝晖”有什么含义?
A. 要珍惜光阴
B. 要注意安全
C. 要避免争吵
D. 要留住客人
答案: 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苏轼的诗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悲凉。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