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2:21
广寒秋 九月十九过天仙庵,同福真老尼茶话
作者: 顾太清
禅房寂静,苍苔浓厚,冷淡斜阳阴里。
去年曾到又重来,正幽径黄花开矣。
冷风轻扬,旃檀香霭,悦可众心欢喜。
一杯清茗话西窗,渐薄暮钟声初起。
在寂静的禅房中,厚厚的青苔覆盖着地面,冷淡的斜阳洒在阴影里。去年我曾来过这里,今年再次光临,正好看到那幽静的小径旁黄花盛开。凉风轻轻拂过,檀香缭绕,令人心情愉悦。一杯清茶在西窗前畅谈,渐渐地,傍晚的钟声开始响起。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歌与散文,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在天仙庵与同福真老尼相聚,品茶谈心,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房的宁静和秋天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清新的氛围。开篇的“禅房寂静,苍苔浓厚”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环境,青苔的浓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接着,作者提到“去年曾到又重来”,说明对这个地方的眷恋,也暗含了时间的流动。随着秋天的到来,幽径旁的黄花盛开,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冷风轻扬,旃檀香霭”一句,描绘了秋风送来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而愉悦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最后一句“一杯清茗话西窗,渐薄暮钟声初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峰,茶话间的轻松氛围与傍晚钟声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字句之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人通过自然的景致与茶话的场景,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令人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宁静的场景和优雅的对话,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禅房”象征着什么?
A. 热闹的场所
B. 宁静的内心修行地
C. 乡村的田野
D. 繁华的城市
“冷风轻扬,旃檀香霭”中“旃檀香”有什么作用?
A. 使人感到温暖
B. 让人心情愉悦
C. 令人感到困惑
D. 体现秋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