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林信夫》

时间: 2025-05-04 12:11:53

诗句

昔日相师今画师,依然红颊映霜髭。

懒为阅世青白眼,写出无声水墨诗。

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贵,绝艺何忧不见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1:53

原文展示:

赠林信夫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昔日相师今画师,
依然红颊映霜髭。
懒为阅世青白眼,
写出无声水墨诗。
胸次九流人物镜,
笔端三友岁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贵,
绝艺何忧不见知。

白话文翻译:

曾经我们是师生,如今你成了画家;
依旧是红润的脸庞,映衬着白色的胡须。
我懒得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世事,
只愿描绘出无声的水墨诗篇。
我的胸怀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各种人物,
我的笔端则如同岁寒三友,常青不衰。
在刺桐城中,豪杰众多,
我这绝世的才艺又何必担忧无人识得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昔日:过去的日子。
  • 画师:画家,指林信夫。
  • 红颊:红润的脸颊。
  • 霜髭:白色的胡须,霜白色,象征年长。
  • 懒为阅世:懒得去看世俗的事物。
  • 水墨诗:指以水墨画的形式表达的诗意。
  • 九流:泛指各种人物或学流。
  • 三友:指松、竹、梅,象征高洁的品格。
  • 刺桐城:地名,可能指福州,因其有刺桐树而得名。

典故解析:

  • 三友:松、梅、竹被誉为“岁寒三友”,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与诗人高洁的追求相契合。
  • 绝艺:指诗人自认为的高超技艺,但在世俗中不被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彦舟,号白石,南宋著名诗人与书法家,擅长诗词、散文。生于乱世,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变迁,他的诗风格雄浑,常以豪放之笔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与林信夫相识多年后,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强调了艺术与人生哲学的追求。

诗歌鉴赏:

《赠林信夫》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林信夫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的尊重以及对世俗的淡泊。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昔日的师生关系,如今林信夫已成为画家,展现出两人关系的深厚与变化。接着,通过“懒为阅世青白眼”的句子,诗人表达了他对世俗眼光的漠视,强调了内心对艺术的追求。

诗中“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展现了诗人对待艺术的态度:他视野广阔,能包容各种人物,同时又能在笔尖流露出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胸怀,也赋予了作品深厚的人文内涵。

最后两句“刺桐城里多豪贵,绝艺何忧不见知”则是诗人对自身艺术成就的自信宣言,尽管身处豪杰辈出的环境,诗人并不在意外界的认可与否,反而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这种洒脱与坚韧的态度,令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日相师今画师:表达了昔日师生关系的变迁,强调了林信夫的艺术成就。
  2. 依然红颊映霜髭:描绘了林信夫的容貌,表现岁月的流逝。
  3. 懒为阅世青白眼:诗人表示对世事的漠然,不愿以俗眼看待。
  4. 写出无声水墨诗:强调了诗人对水墨艺术的向往与追求。
  5. 胸次九流人物镜: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心胸的广阔与包容。
  6. 笔端三友岁寒枝:比喻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7. 刺桐城里多豪贵:指周围豪杰众多,产生的羁绊。
  8. 绝艺何忧不见知:自信宣言,强调艺术成就高于众人认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胸次九流人物镜”,用“镜”来比喻心胸的宽广。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三友象征着坚韧与清高,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的无所谓,同时强调了个体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立与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师:象征艺术创作与表达。
  • 红颊霜髭:代表人随着岁月的变化,增添了人生的厚重感。
  • 水墨诗:象征着诗人的艺术追求与无声的表达。
  • 三友:象征坚韧的品格与理想。
  • 刺桐城:代表着社会的繁华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昔日相师今画师”中的“画师”指的是谁?

    • A. 刘克庄
    • B. 林信夫
    • C. 诗人
  2. “懒为阅世青白眼”表达了诗人对什么态度?

    • A. 对世事的热衷
    • B. 对世事的漠然
    • C. 对艺术的追求
  3. “绝艺何忧不见知”中“绝艺”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技艺
    • B. 高超的艺术才能
    • C. 世俗的认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李白《赠友人》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对世俗的淡然,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理想。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刘克庄研究》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赠林信夫》的深刻内涵,还能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史六首 其五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登嵩山十首 法华岩 东郡怀古二首·阳给事 题奇石 寄茅山孙炼师 盘陀岭驿楼 访韦楚老不遇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明于治乱 曲意奉迎 爻字旁的字 休戚共之 己字旁的字 敬贤下士 富国强民 麥字旁的字 包含士的成语 胫胫 癶字旁的字 大使 郑五 宏扬 丿字旁的字 罗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