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31
大目寺
刘克庄
来人云虎出,留此到昏钟。
寺小于诸刹,山高似众峰。
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
老子曾游浙,微微有辨锋。
有人说老虎出没,留我在此听昏钟。
这寺庙比其他寺庙小,山却高得像众多峰峦。
未到寒冬便已下雪,夏天时仍然像冬天。
老子曾经游历浙江,微微地辨认出他的锋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莹,号云溪,宋代诗人,性情中人,尤以词作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登临大目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刘克庄的《大目寺》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而闻名。整首诗通过描绘大目寺的环境,展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开篇提到“来人云虎出”,引入了潜在的危险,设定了一个紧张的氛围。这种不安与寺庙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接着,诗人通过“寺小于诸刹,山高似众峰”,表达了自己对寺庙环境的观察,显示出自然的伟岸与人类的渺小。
“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气候的异常,寓意生活的无常与变化。这种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老子曾游浙,微微有辨锋”则将个人思考与历史哲学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老子智慧的崇敬与追随,表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目寺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推崇,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情怀和对智慧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虎出”主要是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寺小于诸刹,山高似众峰”表达了什么?
“未寒先得雪”这句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