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5-04 10:37:29

诗句

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

忍寒惟业织,晓至尚闻机。

漏听铜壶滴,梭随玉腕挥。

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

甚矣献裘切,伤哉恤纬微。

盈庭皆赐帛,何以补宵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29

原文展示

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
忍寒惟业织,晓至尚闻机。
漏听铜壶滴,梭随玉腕挥。
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
甚矣献裘切,伤哉恤纬微。
盈庭皆赐帛,何以补宵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家女的生活,她一年四季都很少有快乐的事情。为了生计,她忍受寒冷,专心致志地织布,清晨还能听到织机的声音。屋外传来铜壶滴水的声音,织布的梭子在她纤细的手腕下飞舞。然而,她却担忧老姑催促,忘记送走那位素娥。她感叹献裘之事切肤之痛,伤心的是她的衣服太薄。庭院里满是赠送的丝帛,然而,她却不知道如何来补偿夜间的单薄衣衫。

注释

  • :这里指温柔、柔和。
  • 小家女:指小家庭中的女子,可能是指贫寒女子。
  • 忍寒:忍受寒冷。
  • 业织:以织布为业。
  • 漏听:漏水声传来。
  • 铜壶:指盛水的器具,滴水声引发的联想。
  • 玉腕:形容女子的纤细手腕。
  • 老姑:可能指负责管理的人。
  • 素娥:可能是指织女,象征美好的人物。
  • 献裘:献上貂皮大衣,表示对人情世故的敏感。
  • 恤纬微:关心衣物的纤细之处。
  • 盈庭皆赐帛:庭院中满是赠送的丝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晚号“天池山人”。他的诗词风格受到前人影响,尤其是李白、杜甫等。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经济状况恶化,民众生活困苦。诗中的小家女代表了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艰辛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她们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家女的生活景象,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社会关怀。诗中展现了小家女的勤劳与坚韧,她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坚持着织布的工作,显示出她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使用了多种生动的意象,如“铜壶滴”和“玉腕挥”,既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又突显了小家女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尤其是“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紧迫,也隐含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盈庭皆赐帛,何以补宵衣”,展现了物质的富足与内心的贫瘠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与社会底层女性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婉彼小家女:温柔的小家女子,强调她的身份与性格。
  2. 终年乐事稀:整年中快乐的事情很少,暗示生活的艰辛。
  3. 忍寒惟业织:忍受寒冷,只能以织布为生。
  4. 晓至尚闻机:清晨时分,仍能听到织机的声音,表现出早起的勤劳。
  5. 漏听铜壶滴:细微的声音传入耳中,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6. 梭随玉腕挥:织布时的优美动作,展现她的灵巧。
  7. 只愁老姑促:担心老姑催促,反映出生活的压力。
  8. 忘送素娥归:忘记了送走美好的事物,暗含对生活的无奈。
  9. 甚矣献裘切:献上皮衣的急迫感,显示出对他人情感的敏感。
  10. 伤哉恤纬微:对衣物的关心,表达对生活细节的忧虑。
  11. 盈庭皆赐帛:庭院中满是丝绸,象征物质的富足。
  12. 何以补宵衣:面对物质的富足,她依然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铜壶滴”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
  • 拟人:将织布的动作与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小家女的辛劳。
  • 对仗:如“忍寒惟业织”,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小家女的生活描绘,展现了对底层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反映出社会矛盾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小家女:象征着社会底层女性的艰辛与坚韧。
  2. 铜壶滴:体现生活的琐碎与时间的流逝。
  3. 玉腕: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灵巧。
  4. 素娥:象征美好理想与生活的追求。
  5. :象征物质的富足与生活的压力。
  6. :象征物质的富裕与内心的贫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家女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 A. 织布
    • B. 种田
    • C. 养殖
    • D. 教书
  2. 诗中提到的“铜壶滴”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时间的流逝
    • C. 财富
    • D. 忧愁
  3. “何以补宵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富足的满足
    • B. 对物质的渴望
    • C. 对生活贫困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织布
  2. B. 时间的流逝
  3. C. 对生活贫困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
    • 刘克庄的诗强调对社会底层女性的同情,表现了个人命运的无奈。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理想,两者都呈现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精选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包括刘克庄的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 《刘克庄传》:详细记录了刘克庄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灯火楼台处处新 鹧鸪天·悼翁青萍 鹧鸪天·题得相思字数行 鹧鸪天 余于一九三0年毕业于湘乡一中二班,一九六三年秋率中文系应届毕业生至母校实习 鹧鸪天 鹧鸪天 美人写书 鹧鸪天 其七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鹧鸪天 其六 春感集杜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杨花水性 豕字旁的字 貌形 杀手锏 惊心掉胆 寝病 热落 釒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六行 辵字旁的字 感天动地 丶字旁的字 视结尾的成语 恬淡无欲 逸群絶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