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时间: 2025-04-27 15:09:09

诗句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9:09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原文展示: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白话文翻译:

往日燕子曾在沉香亭停留,而今天我却在这破旧的茅屋送别你。醉翁的耳朵虽然白了,坡仙的头发也已秃顶。

注释:

  • 沉香亭:一个著名的亭子,古代文人常在此吟咏,此处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茅屋:指简陋的草屋,暗示诗人此时的生活境况。
  • 醉翁: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所提到的人物,象征着老年人的洒脱。
  • 坡仙:指李白,诗人用以形容年老的诗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淹,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派诗歌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在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六言形式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感慨。开头的“昔燕见沉香亭”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想起了那段美好的时光。接下来的“今送老破茅屋”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生活的变迁与衰老的无奈。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出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沧桑。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两句,通过提及醉翁和坡仙这两位历史人物,传达出诗人对老年时光的思考。他们的形象不仅代表了文人的洒脱与智慧,也暗示着对生命有限的深刻理解。诗人在送别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老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又伤感的情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燕见沉香亭:往日的美好回忆,燕子曾在此停留,象征着青春和快乐。
    • 今送老破茅屋:现实的凄凉,送别友人于简陋的茅屋,体现出生活的困境。
    • 醉翁之耳虽白:提到醉翁的耳朵已白,暗示智者虽老却依然洒脱。
    • 坡仙之鬓已秃:坡仙(李白)头发已秃,象征着才华横溢的诗人也难逃岁月的侵蚀。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与今日的苍凉,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典故:引用醉翁和坡仙的形象,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怀旧与送别的主题,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沉香亭:象征着美好、温暖的回忆。
  • 茅屋:象征着现实的艰辛与无奈。
  • 醉翁:象征智慧与洒脱的老年人形象。
  • 坡仙:代表才华与生命的有限。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沉香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美好的回忆
      • C. 贫穷
    2. “醉翁之耳虽白”中“醉翁”指的是谁?
      • A. 欧阳修
      • B. 李白
      • C. 刘克庄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样展现了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风格更为婉约。
    • 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体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酒泉子(十之三) 酒泉子·长忆孤山 酒泉子·长忆西湖 酒泉子·长忆观潮 寿朱宋 寿鞏守 寄远 客舍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珠璧交辉 兼收并采 被发阳狂 包含屐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褭駣 鱼鲁 力不胜任 包含黄的成语 记轸 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瓦釜雷鸣 欲益反弊 臭死 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