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7:11
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
作者:王之道 〔宋代〕
年时萧寺雪初晴,
闻道君来眼倍明。
送别又看秋欲去,
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
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
归来稳步上蓬瀛。
在萧寺中,雪刚刚放晴,
听说您来了,眼光更明亮。
送别时又看秋天将尽,
谈论友情时心中仍感动。
帆船张开,迎着秋潮上涨,
道路通向铅山,晚霞横亘。
快去端溪,隐居于此,
回归时稳步走上蓬瀛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之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表现出对友谊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好友张达前往南方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隐逸生活的期待。
《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年时萧寺雪初晴”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随着“闻道君来眼倍明”,诗人将朋友的到来与内心的明亮连接在一起,体现出友谊带来的愉悦。
在送别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即将离去,正值生命的交替时刻,这种时空的转换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帆张须水秋潮涨”描绘了航行的意象,象征着友人的旅程和人生的起伏。最后,诗人以“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采用了形象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萧寺”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喧闹
B. 宁静
C. 热闹
诗人对友人的送别情感是:
A. 无所谓
B. 依依不舍
C. 高兴
“帆张须水秋潮涨”中“帆”象征的是:
A. 旅程与希望
B. 失败与挫折
C. 安静与沉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情感,但王之道更加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而李白则更突出离别时的豪情壮志。
以上是对《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