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4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42:22
原文展示:
除夕感怀 谭嗣同 〔清代〕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白话文翻译:
岁月与世事都显得模糊不清,谁敢说中原的鹿死在谁手。 自己在寒冷的天地中锻炼出非凡的骨格,暂时让美好的诗句属于通达的眉宇。 无缘无故地歌唱哭泣是因为漫长的夜晚,阴阳交替胜过此时。 有约定听到鸡叫就一同起来舞剑,在灯前转而怨恨漏声的迟缓。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他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后因变法失败被清政府处死,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烈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除夕之夜,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无常,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诗人以“迷离”形容年华与世事,暗示了时代的混乱和个人的迷茫。颔联“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诗人自比在严酷环境中锻炼出的坚强意志,同时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自信。颈联“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诗人以“无端”形容情感的爆发,反映了内心的激荡和对光阴的珍惜。尾联“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诗人以“闻鸡起舞”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时间的紧迫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持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中原鹿死谁”比喻什么? A. 政权更迭 B. 战争胜利 C. 个人命运 D. 自然灾害
诗中“闻鸡起舞”的典故出自哪部史书? A. 《史记》 B. 《汉书》 C. 《晋书》 D. 《宋书》
诗中“冰天炼奇骨”表达了什么? A. 在严酷环境中锻炼坚强意志 B. 对寒冷天气的厌恶 C. 对个人才华的自信 D.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