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2:25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房,墙壁上画满了瀛州的景象,令人感到悠远的意境。赤日照耀下,石林显得气势磅礴,江海在青天之下流淌。锡杖飞来,常有仙鹤相伴,饮酒时也不惊动那悠然的鸥鸟。似乎我已经找到了通往庐山的道路,真的跟随惠远的足迹漫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荡,其诗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诗人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时常向往宁静的生活。在这首诗中,杜甫寄情于禅宗,表达了对闲适、超脱生活的向往。
《题玄武禅师屋壁》是杜甫在中江大雄山的一次写照,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渴望。开篇以“何年顾虎头”引入,设置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场景,使人产生对过去的追忆和思索。接着,诗人通过“满壁画瀛州”展示了禅室的墙壁上绘满了理想境界的画作,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在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观,“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色彩鲜明,意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而后两句“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则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态度,诗人似乎在与高洁的仙鹤和悠闲的鸥鸟为伴,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诗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庐山象征着高洁的思想,惠远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心境的升华,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反映,表达了对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瀛州”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未来的希望
D. 古代名山
诗中提到的“锡飞常近鹤”中的“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乐器
C. 和尚的法器
D. 一种鸟
“杯度不惊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紧张忙碌
B. 悠闲自得
C. 追求功名
D. 忧国忧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