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8:09
又呈窦使君
作者: 杜甫
向晚波微绿,
连空岸脚一作却青。
日兼春有暮,
愁与醉无醒。
漂泊犹杯酒,
踟蹰此驿亭。
相看万里外,
同是一浮萍。
傍晚时分,水波轻轻泛起绿意,
与苍翠的岸边相连,显得格外清新。
日头已经西沉,春天的景色已渐入暮色,
我心中的愁苦与醉意交织,却没有清醒过来。
漂泊不定的生活如同杯中酒,
在这驿亭之中,我踟蹰不前。
远远望去,彼此相看,
都只是一朵漂浮的浮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杜甫在诗中运用了“浮萍”这一意象,寓意漂泊不定,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浮萍是水面上漂浮的植物,象征着无根的漂泊者,正如杜甫在动荡的时代中漂泊不定的生活。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作以现实主义著称,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
创作背景: 《又呈窦使君》写于杜甫流亡生涯中的某个时期,表达了他对政治动荡和个人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愁苦。杜甫在这首诗中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愁绪,借景抒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又呈窦使君》是一首反映杜甫心境的作品。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傍晚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他那种愁苦与醉意交织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一作却青。”通过描绘水波与岸边的青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日头的西沉,春天的暮色渐渐笼罩,诗人心中的愁苦与醉意愈发浓烈,令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
“漂泊犹杯酒,踟蹰此驿亭。”这两句将漂泊的生活比作杯中酒,暗示着醉意与无根的生活状态。杜甫在这里不仅是在描绘自己的处境,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最后两句“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更是将个人的遭遇与他人的漂泊相联系,表达了对同命相怜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艺术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感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愁苦,同时也引发了对他人同样境遇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漂泊犹杯酒”中的“漂泊”是指什么?
A. 不固定的生活状态
B.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
C. 一种饮酒的方式
诗中提到的“向晚波微绿”,描述的是哪种时刻?
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诗的最后一句“同是一浮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共鸣
C.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杜甫的《又呈窦使君》更多地体现了对生活的沉重思考与无奈,而李白则在感叹人生短暂中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