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1:0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09:10
草堂无不宜,犹记乐天诗。
尚有惊猿怨,莫教司马知。
上宫仙阙近,左蠡客帆吹。
欲涉穷陉步,兹狂何悔为。
这草堂真是无处不适宜,仍然记得乐天(白乐天)的诗作。
这里还有惊猿的哀怨,别让司马(司马迁)知道。
上宫的仙阙近在眼前,左边的帆船在轻轻吹动。
想要走过那遥远的山路,现在的疯狂又有什么悔恨呢?
作者介绍:岳珂,字大亨,号澹庵,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眷恋。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岳珂隐居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泊。
这首诗在表达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复杂性的思考。诗人以草堂为背景,回忆起白居易的诗句,展现出对文学的喜爱与对古人情感的共鸣。诗中提到的“惊猿怨”,不仅是对自然的感受,也隐喻着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接着,诗人又将目光投向远方的仙阙,暗示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一句“兹狂何悔为”更是将诗人内心的狂热与对追求的坚定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豁达与无悔。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无悔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天”指的是哪位诗人?
“惊猿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上宫仙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岳珂的《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岳珂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和理想的向往,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