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啄木岭暑暍憩道傍移时始行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14:13

诗句

凭轼汗如雨,低檐气若炊。

垂头疑大病,驻足便多时。

舆隶争阴樾,家人荐药糜。

吾生党行道,暑暍亦奚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4:13

原文展示:

过啄木岭暑暍憩道傍移时始行三首 其二
作者:岳珂

凭轼汗如雨,低檐气若炊。
垂头疑大病,驻足便多时。
舆隶争阴樾,家人荐药糜。
吾生党行道,暑暍亦奚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日里,乘车行驶在啄木岭时的情景。诗中描述了由于酷暑而出汗如雨,屋檐下的热气像炊烟一样弥漫。作者感到身体不适,似乎得了重病,因此停下车来休息。车夫们争相寻求树荫,而家人则为他推荐药物。最后,作者感叹自己的人生道路,面对这样的酷热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凭轼:指依靠车轼,坐在车上。
  • 汗如雨:形容流汗非常多。
  • 低檐:指屋檐低,暗示周围的环境。
  • 气若炊:形容热气蒸腾,像在煮饭一样。
  • 垂头疑大病:低下头来,怀疑自己得了大病。
  • 驻足:停下脚步。
  • 舆隶:指车夫。
  • 阴樾:阴凉的树荫。
  • 荐药糜:家人推荐药物,糜是指药品。
  • 吾生党行道:我这一生走在道路上。
  • 暑暍:炎热,酷暑。
  • 奚为:有什么用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1090年-约1146年),字子渊,号郢江,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诗和文,尤其在古诗方面颇有造诣。岳珂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为题材,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盛夏时期,作者在旅途中经过啄木岭时,感受到酷暑的困扰。诗中流露出对天气的无奈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自然环境与个人身体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酷热的天气对人身心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在高温环境下的无奈与思考。开篇的“凭轼汗如雨”形象地描绘出在酷暑中乘车的窘迫状态,接着“低檐气若炊”进一步强化了周围环境的炎热感。诗中“垂头疑大病”一语,透出作者对自身健康的担忧,表现了人在极端气候下的脆弱与无助。

中间两句“舆隶争阴樾,家人荐药糜”,既表现出周围人对作者关心的态度,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健康的重视。最后一句“吾生党行道,暑暍亦奚为”,则是整首诗的升华,表明作者对生命与生活意义的思考,在面对自然的无情时,内心产生的深刻质疑。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富有情感,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风格,同时也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凭轼汗如雨:坐在车上,汗水如同雨水般不断流下,形象地表现出酷热带来的身体反应。
  2. 低檐气若炊:屋檐下的热气弥漫,描绘出环境的炎热,暗示着压迫感。
  3. 垂头疑大病:低下头来,感到身体不适,似乎得了大病,表现出内心的焦虑。
  4. 驻足便多时:停下脚步,长时间不愿继续前行,反映出对环境的不适应。
  5. 舆隶争阴樾:车夫们争着寻找阴凉处,展现了人们对凉爽环境的渴望。
  6. 家人荐药糜:家人给他推荐药物,表现出对健康的关心。
  7. 吾生党行道:我这一生走在道路上,表明了生活的旅途。
  8. 暑暍亦奚为:面对酷暑又有什么意义,深刻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汗水如雨,形象地表达了流汗的多。
  • 对比: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个人的脆弱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描述车夫和家人行动的并列,增强了叙述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酷暑对人的影响,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以个人的体验为基点,探讨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与无奈,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汗水:象征着身体的疲惫与不适。
  • 阴樾:象征着人们对舒适环境的渴望。
  • 药糜:象征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不适的应对。
  • 道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生命的意义。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反映了人在生活中的挣扎与思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凭轼汗如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平静

  2. 作者在诗中对酷暑的态度是?
    A. 享受 B. 不满 C. 无所谓

  3. “吾生党行道,暑暍亦奚为”中“奚为”的意思是?
    A. 有什么用意 B. 没有用 C. 很重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夏日绝句》:同样描绘了夏季的炎热,但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 杜甫《登高》: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生的感慨,表达情感的沉重。

这两首诗与岳珂的作品在主题上均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但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有所不同,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细腻,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具沉重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王阮亭户部小照 菩萨蛮 其一 挽五弟妇董孺人 菩萨蛮五首 其一 和韦庄 菩萨蛮 其一 和飞卿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八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春归) 菩萨蛮·壬寅三月二十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牵顿 啮血为盟 方字旁的字 缀集 疑似之间 一谷不升 白发红颜 包含又的词语有哪些 仲夏夜之梦 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火钻 十全大补 力字旁的字 知人之术 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