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3:15
鸟道度崄绝,禽名通古今。
筑亭聊驻马,息木未成阴。
路峻天应近,崖幽雾更深。
畏途犹避热,坐有蹑云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过啄木岭时的所见所感。鸟儿飞过陡峭的山道,鸟类的名字贯穿古今。作者在亭子里暂时停下马,树木尚未长成阴凉。道路险峻,似乎离天空很近,山崖幽静,雾气更加浓厚。虽然畏惧这条路,还在避暑,但心中却有着像云一样轻盈的想法。
岳珂(约1130年-约1200年),字云卿,号心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官至知州。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擅长用诗词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岳珂行走于啄木岭时,可能是在一次出游或考察中,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个人的感受。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以“鸟道度崄绝”开头,直接引入了险峻的山路,鸟道的存在暗示了地方的荒凉和艰难。接着提到“禽名通古今”,寓意对生命的关注,鸟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句也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筑亭聊驻马”中,诗人选择在亭子中稍作休息,这一行为不仅是对身体的照顾,也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诗中的“息木未成阴”强调了夏季的炎热,树木还未长成荫凉,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让人感受到一丝忧虑和期盼。
接下来的“路峻天应近”,令人感受到山路的险峻,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跌下深渊,而“崖幽雾更深”则增添了一种神秘感,仿佛在暗示着未知与挑战。最后一句“畏途犹避热,坐有蹑云心”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艰难旅途的畏惧,也有心中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总体来看,此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心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难的感受与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既现实又理想的情感状态。
诗中提到的“筑亭”是为了:
A. 休息
B. 观景
C. 交友
D. 读书
“路峻天应近”中的“天”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太阳
C. 天堂
D. 地球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恐惧与逃避
B. 喜爱与向往
C. 无所谓
D. 敌视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写了山的壮丽与险峻,但其情感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生的感慨,而岳珂的《过啄木岭暑暍憩道傍》则更关注个人的感受和对自然的亲近,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