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5:42
四月八日佛诞辰,宝华幢盖纷天人。
金盆兰水香馥郁,弱罗争浴梵王身。
我闻紫金光丈六,庄严相好称具足。
周遍毗卢亘十方,本然清净何烦浴。
众生心佛等非殊,四大由来非我躯。
安得菩提功德水,涤除阴浊现尼珠。
佛说无生亦无灭,洗尘洗体劳分别。
乘权应化尽虚空,海水无边月一切。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八日佛诞辰的盛况,天上的宝华幢盖纷纷降临。金盆里盛着兰水,香气扑鼻,众人争相为佛沐浴。我听说佛身上散发出紫金光芒,庄严的相貌具足完美。此光遍布整个世界,佛的本性本然清净,何必费心沐浴呢?众生的心与佛并无差异,四大皆空,非我身躯。如何能得到菩提的功德水,洗净尘垢显现出明珠?佛说无生无灭,洗去尘埃和身体的烦恼何必劳心。乘着方便之法应化于虚空,海水无边,月光普照一切。
荣清,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佛教的信仰与思考,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
这首诗作于四月八日佛诞辰这一天,表达了对佛教节日的崇敬和对佛教理念的理解。诗中通过描绘沐浴佛像的盛况,表现了信众对佛的敬仰和对佛教教义的认同。
荣清的《四月八日观浴佛》是一首充满佛教思想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佛诞辰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以“宝华幢盖纷天人”描绘了佛诞辰的盛大场面,体现了佛教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接着,通过“金盆兰水香馥郁”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个祥和而神圣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紫金光丈六”,不仅描绘了佛的庄严形象,也象征着佛教教义的光辉。作者通过“本然清净何烦浴”的反思,表达了对沐浴这一仪式的超越理解,认为佛的本性是清净的,众生的心灵与佛无异。
在后半部分,作者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众生心佛等非殊,四大由来非我躯”,强调了众生的平等和无我之道。最后通过“无生亦无灭”的教义,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教理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节日庆典的图景,更是一种对生命、存在与信仰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佛教的哲学观念,尤其是无我、平等和清净的思想。通过描绘佛诞辰的盛况,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崇敬,同时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四月八日指的是哪位佛陀的诞辰?
A. 释迦牟尼
B. 阿弥陀佛
C. 文殊菩萨
D. 观音菩萨
“众生心佛等非殊”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佛与众生有差别
B. 众生与佛性本质相同
C. 众生无法成佛
D. 众生心中无佛
诗中提到的“菩提功德水”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解脱
C. 物质享受
D. 权力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荣清的《四月八日观浴佛》更多地聚焦于佛教的思想和哲学,而李白则关注个体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两首诗都具有深刻的哲理,但展现方式和主题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