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5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59:59
半塘
俞桂 〔宋代〕
因访云岩过半塘,清明时候野花香。
小舟趁雨冲风去,不及寻僧到上方。
因访问云岩,从半塘经过,正值清明时节,野花散发着香气。
小舟顺着雨势在风中疾驶,不及我寻找僧人抵达山顶。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清明”一词在古代有祭祖扫墓的习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
《半塘》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因访云岩过半塘”引入,展现了一幅春日游览的画面,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明时候野花香”,不仅传达了自然的芬芳,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小舟的意象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追求自由和探寻的精神,尽管“趁雨冲风去”的小舟象征着急切与奋发,却也暗示了追寻的艰辛。最后一句“不及寻僧到上方”更是将诗人内心的追寻与自然的景象巧妙结合,显示了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具深层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的一种清新雅致的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春日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通过小舟与僧人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在追求外部世界与内心平和之间的平衡。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诗人乘坐的是什么工具?
A. 马
B. 小舟
C. 自行车
D. 汽车
“不及寻僧到上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急躁
B. 安静
C. 对理想的向往
D.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俞桂的《半塘》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半塘》更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追求,而《鹿柴》则表现了一种深邃的宁静与隐逸的态度。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诗人心境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