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破琴诗(并引)》

时间: 2025-05-07 07:16:44

诗句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

”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

”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

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

问之殊,盖不知。

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

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

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44

破琴诗(并引)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问之殊,盖不知。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白话文翻译:

根据古老的说法,房琯在开元年间曾经担任卢氏的宰相,和道士邢和璞一起游玩,经过夏口村,进入一座废弃的佛寺,坐在古松下。和璞让人挖掘地面,发现了埋在坛中的娄师德和永禅师的书信,他笑着问琯是否还记得这些。琯因此感到伤感,悟到自己前生曾是永禅师的弟子。故人柳子玉为此画作,称其为唐本,宋代复古所临摹的。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我从杭州返回朝廷,宿在吴淞江,梦见长老仲殊抱着琴过来,弹奏时发出奇异的声音。我仔细一看,琴已经损坏,只有十三根弦。我感到非常惋惜,仲殊却说虽然损坏了,仍然可以修理。我问:“那十三根弦怎么办?”仲殊没有回答,诵诗道:“度数、形、名,皆是偶然,破琴如今有十三弦。”如果这辈子能遇到邢和璞,才会相信秦筝是响泉。我在梦中领悟了其中的意思,醒来后却忘记了。第二天我再次午睡时,梦见仲殊重复了之前的话,再次诵诗,我才惊觉并意识到他并非梦中之人。我问他,仲殊似乎并不知道。这年六月,我见到了子玉的儿子子文,向他求得那幅画,于是作了这首诗,并把梦境写在上面。子玉名瑾,擅长作诗和行草书法;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技艺高超,堪称一时绝艳。仲殊原本是书生,弃家学佛,通透洒脱,无所著述,都是奇才。虽然破琴尚未修理,但其中的琴意依旧存在。谁说只有十三弦,音节依然如佩玉。新琴空高张,弦声却不附于琴木。宛如七弦筝,随世俗而动。可惜房间里的律法,因循守旧,堕入流俗。岂知董庭兰,不识无弦之曲。

注释:

  • 房琯: 宋朝政治人物,曾任宰相。
  • 邢和璞: 道士,与琯一同游玩的人。
  • 娄师德: 唐代高僧,其书信被发现。
  • 永禅师: 另一位高僧。
  • 十三弦: 指琴的弦数,象征琴的损坏与不完整。
  • 仲殊: 梦中出现的人物,象征智慧与启迪。

典故解析:

  • 房琯与邢和璞的故事: 出自于古代游历与智慧的传承,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师承关系。
  • 琴的意象: 破琴象征着人生的缺憾与修复的可能,反映了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才华横溢,作品涵盖诗词、散文、书法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追忆往昔,感叹人生的无常与修复的希望。

诗歌鉴赏:

苏轼的《破琴诗》不仅仅是对一件乐器的叙述,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破琴的意象,展示了生活中的缺陷与不完美。琴的损坏象征着人生的伤痛与遗憾,而十三弦则暗示着即使损坏,仍然可以修复,保持琴的“意”,这正是对生命的美好希望。通过与仲殊的梦境对话,作者表达了对智慧与传统的渴求,反映出他对道理的探求与领悟。诗中运用细腻的比喻与意象,展现出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既有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也有人生哲理的体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头讲述历史故事,设定背景。
    • 描述梦境与琴的损坏,暗示人生的伤痕。
    • 通过仲殊的启示,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 破琴比喻人生的缺憾,十三弦象征不完美但仍有其价值。
    • 拟人: 琴被赋予情感,表达了对琴的热爱与惋惜。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人生的无常与修复的希望,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智慧传承,强调即使经历了损坏,生命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意象分析:

  • : 代表文化与传统,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
  • 十三弦: 象征着人生的缺陷与不完整。
  • 仲殊: 代表智慧与启迪,激发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破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完美无瑕
    • B. 人生的缺憾
    • C. 传统文化
    • D. 友谊
  2. 苏轼在梦中见到谁?

    • A. 房琯
    • B. 邢和璞
    • C. 仲殊
    • D. 子玉
  3. 诗中提到的“十三弦”有什么含义?

    • A. 象征完整
    • B. 象征损坏与不完美
    • C. 象征新生
    • D. 象征财富

答案: 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苏轼的《破琴诗》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但苏轼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感悟,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与历史沧桑。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是《破琴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槐市斜街买花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其四 临江仙二首·步东坡原韵,但反其意而用之,待寄呈子民兄,以博一笑 其二 临江仙 独游法源寺,访杨潜盦不遇,吊乔损庵先生。效乐章仙吕慢词 临江仙·春暮有怀德意志女子马仪思 临江仙(张邛州题夔生日) 临江仙(坚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包含县的词语有哪些 熟结 零光片羽 青字旁的字 避祸就福 毛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显誉 幻变 惸独 一块石头落地 振民育德 包含殊的成语 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瓴高屋 羽檄飞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