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0:53
雨夜四鼓起坐至明
门巷冷如冰,生涯淡似僧。
小窗愁夜雨,孤影怯秋灯。
林鹊栖仍起,山童唤不应。
悠然坐待旦,息倦倚书縢。
在寒冷的雨夜,我在四更时分起身直坐到天明。
门前巷子冷得像冰,生活如同出家的僧人般清淡。
小窗外愁苦的夜雨,孤独的身影在秋灯下显得格外怯懦。
林中的喜鹊栖息却又飞起,山里的孩子叫唤却没有回应。
我悠然地坐着静待天亮,疲倦时靠在书卷上。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兼擅诗、词、文、书、画。他的作品以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思想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陆游身处乱世,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雨夜场景,正是他个人内心孤独和无奈的写照。
《雨夜四鼓起坐至明》通过描绘一个寒冷的雨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门巷冷如冰”,直接点出环境的寒冷与清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将自己的生活与出家人相提并论,表明他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小窗外的夜雨与孤独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苦恼。尤其是“孤影怯秋灯”一句,表现了他在这样寂静的夜晚,面对灯光下的孤独,内心的恐惧与无助。
随着诗的推进,林鹊和山童的意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活力的期望与对自然的观察,然而最终却是“唤不应”的沉默,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悠然坐待旦”,表达了一种逆境中的淡然与从容,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耐心等待黎明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在雨夜中的沉思与坚韧,传达了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孤独与宁静,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淡然与坚韧,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生涯淡似僧”意指什么?
“孤影怯秋灯”中的“孤影”指的是什么?
诗的末尾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