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8:44
已穷阿合胜,更作咮轩游。
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
吾身元是幻,何物疆名愁?
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凤山寺的游历与感悟。诗人感叹自己已在阿合胜的美景中游历至尽,仍然想要继续在山水之间徜徉。山河的壮丽无边无际,日月的变幻似乎没有根基。我本身就是幻影,何必再为名声和忧愁所困?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希望在这里能够长久栖息。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慷慨激昂、情感真挚而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破家亡,陆游在晚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属,反映了他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致和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开篇的“已穷阿合胜”表明诗人游历至尽,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归宿。接着“更作咮轩游”,则是继续追寻自然的乐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与向往。
“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两句,诗人用山河的广阔与日月的变幻来反衬人生的无常,表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人感到自己的存在如同幻影,既无实质又无根基,这种哲学思考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则是表达了对一个理想隐居之地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在此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归属。这种隐逸情怀,是陆游在多次经历国家动荡与个人失落后,所展现出的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世事的豁达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与人文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诗人陆游的字是什么?
A. 孟轲
B. 务观
C. 子路
“吾身元是幻”中“幻”指的是什么?
A. 真实
B. 虚幻
C. 美丽
诗中提到的“卓庵”象征什么?
A. 名声
B. 战斗
C. 隐居生活
陆游与王维的诗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致的优美与宁静。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歌风格与主题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