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更漏子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6 02:56:03

诗句

月弯弯,梳齿齿,日暮怀人千里。

梳齿齿,月弯弯,愁予方寸间。

玉搔头,金约指,愿在身而为佩。

金约撗,玉搔头,相思不自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03

原文展示:

月弯弯,梳齿齿,日暮怀人千里。
梳齿齿,月弯弯,愁予方寸间。
玉搔头,金约指,愿在身而为佩。
金约撗,玉搔头,相思不自由。


白话文翻译:

月亮弯弯,像梳子的齿一样,夕阳西下我思念着千里之外的人。
梳子的齿一样,月亮弯弯,我心中的愁苦无法摆脱。
用玉石做的梳子,金色的指环,愿意把它们佩戴在身上。
金色的指环,玉石的梳子,我的相思却无法得到自由。


注释:

  • 月弯弯:指月亮的形状,常用来象征思念和愁苦。
  • 梳齿齿:梳子的齿,形容细致和清晰,传达思念的细腻。
  • 日暮:指黄昏,象征着思念的情绪非常强烈。
  • 玉搔头:玉制的梳子,象征美好和珍贵。
  • 金约指:金色的饰品,象征爱情的承诺和珍视。
  • 相思不自由:表达对于思念的无奈和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中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浓厚的思乡之情。其诗风多以婉约、柔美著称,善于描绘情感的细微变化。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诗歌鉴赏:

《更漏子四首 其三》以月亮和梳子作为主要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愁苦的情感世界。开篇的“月弯弯,梳齿齿”,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月亮的形态和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暗示了思念的深重。黄昏时分的“日暮怀人千里”更是增添了一层孤独感,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玉搔头,金约指”则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望,象征着对爱情的珍视。最后一句“相思不自由”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于无法自由追求爱情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弯弯,梳齿齿: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展示了月亮的柔美和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2. 日暮怀人千里:表达了在黄昏时分的思念,距离的遥远让思念更加深沉。
  3. 玉搔头,金约指:象征着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对珍贵事物的渴望。
  4. 相思不自由:总结了全诗情感的核心,表达了对思念的无奈与苦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梳子的形状,增强了情感的细腻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意象:月亮、梳子、金饰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爱情的渴望,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和无奈。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思念和孤独,常被描绘为情感寄托。
  • 梳子:象征细腻与美好,传达出对爱情的珍视。
  • 金饰:象征爱情的承诺与珍贵,增添了诗的情感厚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暮怀人千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忧愁

  2. “金约指”代表了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对爱情的珍视
    C) 自由

  3. 诗中使用的“月弯弯”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1. B) 思念
  2. B) 对爱情的珍视
  3. B) 比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细腻,而奕绘则通过月亮和梳子的意象,展现了更为细腻、复杂的情感。李清照的作品多以直接抒情为主,而奕绘则通过意象的运用,增添了一层深邃的意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艺术》

相关查询

谢人送鱼 同荣天和游石城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二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一 离宣城 题李钦之承事宅 夜行巩洛道上 宿滴水岩怀赵德麟和壁间韵 雨中过明觉招上人辄留小诗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草本 米字旁的字 欲言又止 远垂不朽 血字旁的字 禅念 欲取姑与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百县 殚财竭力 龠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视死如饴 回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