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6:27
更漏子·紫薇
作者: 高濂 〔明代〕
倚南风,开长日。
占炎蒸三月力。
笼浅碧,荡深红。
星垣名与同。
泛远香,延凉月。
雨时行飘绛雪。
栽上苑,伴朱衣。
草诏凤凰池。
倚靠着南风,迎接着长日。
在三月的炎热中,尽情欣赏春天的力量。
轻轻笼罩的浅碧色,荡漾的深红色。
星空的名字与此相同。
飘荡着远方的香气,延续着凉爽的月光。
在雨中,轻盈地行走,如同飘落的绛雪。
栽种在园中,伴随着红衣的佳人。
草地上召唤着凤凰飞来池边。
高濂(约1510—1570),字道明,号云楼,明代诗人、词人及文人。他生活在明中期,因其才华和作品而广受欢迎。高濂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更漏子·紫薇》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紫薇花的盛开,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更漏子·紫薇》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描绘了紫薇花盛开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词的开头“倚南风,开长日”,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日照时间的延长,给人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接着,“占炎蒸三月力”则让人感受到三月的温暖和春天的蓬勃生机。
词中描绘了花的色彩与香气,“笼浅碧,荡深红”,使用了对比的修辞,表达了紫薇花的多姿多彩,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泛远香,延凉月”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夜的清幽。
“雨时行飘绛雪”,用雨中轻盈的花瓣比喻,增添了灵动感与美感。最后几句提及“朱衣”,暗示了美人的存在,增添了人文情怀,也为自然的景色带来了一抹温暖的人情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美好的热爱。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提到的“月”与“香”分别象征什么?
“绛雪”在诗中用来比喻什么?
诗词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