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门散策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7:03:53

诗句

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

今日晴无风,散步适其宜。

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

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

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

野僧何处来,成此一段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3:53

原文展示:

南门散策二首 其二
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
今日晴无风,散步适其宜。
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
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
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
野僧何处来,成此一段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午后,槐树和梧桐树的影子最为浓密,树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今天的天气晴朗,没有风,正适合散步。我右手扶着青溪的杖,左手夹着斜川的诗篇。那石头雕刻成的四腰鼓,可以让我在这里休息一下。清新的言语源于正始之时,不与世俗卑陋的议论相杂。那位野僧从何而来,竟然成就了这段奇妙的际遇。

注释:

  • 槐楸:槐树和梧桐树,常用来形容阴凉的环境。
  • 空枝:光秃的树枝,暗示秋天的凋零。
  • 青溪:指代溪水,象征自然的清新。
  • 斜川:指代古代诗人或作品,可能隐喻其诗作的意境。
  • 石琢四腰鼓:指用石头雕刻的鼓,象征休憩与放松。
  • 清言:清白的言论,这里指代高尚的思想或诗句。
  • 正始:指东汉时期,代表一种清新、纯粹的思想。
  • 野僧:形容隐居的僧人,象征与世无争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又有细腻柔和的情感。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困境,诗中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南门散策》是陆游晚年创作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在岁月渐长、身心疲惫之际,依然保持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这首诗写于秋天的午后,正是他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清新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开头以“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引入,展现出浓厚的秋日氛围,暗示着生命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今天天气的宜人,表达了散步的乐趣,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右手扶杖、左手夹诗,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象征着他在诗歌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一句,将自然与人类的艺术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休息、放松的渴望。最后两句“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思想的追求和对世俗低劣见解的拒绝,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在轻松的散步中融入了哲思,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坚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描绘秋天的景象,树影浓密而树枝渐空,寓意时光流逝。
  • 今日晴无风,散步适其宜:天气晴朗,无风,适合散步,表达诗人此时的愉悦心情。
  • 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手中持杖,左手夹诗,象征自然与诗的结合,体现诗人的闲适。
  • 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石头雕刻的鼓,暗示诗人希望在此处歇息,表现出对自然的依赖。
  • 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强调高尚的思想应源于纯正的理想,不与世俗的低俗议论相混淆。
  • 野僧何处来,成此一段奇:结尾提到野僧,暗示无常与奇遇,体现生命的不可捉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隐喻:如“青溪杖”和“斜川诗”,象征着自然和文学的结合,体现人生的和谐美好。
  • 象征:槐楸、清言等意象,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高尚的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的一份从容与清醒。诗中既有对秋天的描绘,也有对高尚思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槐楸:象征秋天的阴凉,暗示生命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 青溪: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表达诗人对自然的依赖。
  • 斜川:象征诗歌的意境,体现诗人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 石琢四腰鼓:象征着休息与放松,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木有哪些?

    • A. 松树和柏树
    • B. 槐树和楸树
    • C. 柳树和桃树
    • D. 椰树和榕树
  2. 诗人今天的天气如何?

    • A. 阴雨绵绵
    • B. 风大
    • C. 晴朗无风
    • D. 寒风刺骨
  3. 诗中提到的“清言”是指什么?

    • A. 世俗的议论
    • B. 高尚的思想
    • C. 低贱的言辞
    • D. 风花雪月的诗句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牧
  • 《山中问答》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王维)与《南门散策二首 其二》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王维更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而陆游则更多表达对理想和思想的追求。这两首诗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各自展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发展史》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南门散策二首 其二》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沁园春 题亡媳赵玉钗遗像 沁园春 过木棉庵 沁园春 题片石夫子独立图 沁园春(降魔立治) 沁园春 赠柳仙 沁园春 其二 偕易六叔由、家兄彦清泛舟游岳,舟中醉赠叔由,兼忆中实蜀中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 沁园春 其六 甲午除夕 沁园春·催妆 沁园春 仲春为二姒三十初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水苍玉 冥结尾的成语 梵呗圆音 八字旁的字 峻格 飠字旁的字 丧结尾的成语 隐术 家绪 微时故剑 十成九稳 各行其是 随事制宜 鼠字旁的字 丛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