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57
长相思·悟浮生
作者:陆游 〔宋代〕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
从今心太平。爱松声。爱泉声。
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这首诗表达了对浮生的领悟和对名利的厌倦。回首往事,感慨在万千荣华中,轻易得来的东西是多么的不值得。从今往后,我的心境将会更加平和,热爱那松树的声音和泉水的流淌。孤独的桐树旁,有谁能听懂我的心声呢?空旷的江面上,明亮的秋月照耀着一切。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复兴,诗歌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
《长相思·悟浮生》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其心境逐渐向往平和与自然的时刻。此时的他已厌倦了世俗的名利,渴望归于宁静的生活。
这首《长相思·悟浮生》展示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悟浮生”引入主题,表达了对短暂人生的感慨和对名利的厌倦。与其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浮名,不如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宁静。诗中的“松声”和“泉声”则代表了自然的声音,象征着一种清新雅致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写向孤桐谁解听”,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与对理解的渴望,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伤。最后一句“空江秋月明”,则以清幽的意境画面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情感,让人沉醉于秋夜的美好中。这首诗不仅是对自我心灵的反思,也是一种对自然的归依,显示出陆游晚年的成熟与智慧。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向往自然、渴望宁静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陆游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A. 对名利的追逐
B. 对浮生的厌倦
C. 对权力的向往
D. 对财富的渴求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空江秋月明”表现了__的意境。
判断题:诗人认为浮生中的名利值得追求。 (对/错)
《静夜思》 vs 《长相思·悟浮生》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李白通过对月的描写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而陆游则通过自然的声音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象上都运用了“月”的象征,但情感基调各异,李白更偏向于思乡之情,而陆游则更倾向于对名利的厌倦与自然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