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夷白坦然》

时间: 2025-07-26 09:29:51

诗句

北湖饭饱初不知,惟见从来方朵颐。

天公大似撩吾辈,不遣细和夔州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9:29:51

原文展示:

寄夷白坦然 吴则礼 〔宋代〕

北湖饭饱初不知,惟见从来方朵颐。 天公大似撩吾辈,不遣细和夔州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北湖吃饱饭后,起初并不知道,只看到一直以来都在大快朵颐。天公似乎在挑逗我们,不让我们细细地和夔州的诗作相和。

注释: 字词注释:

  • 北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饭饱:吃饱饭。
  • 初不知:起初并不知道。
  • 方朵颐:大快朵颐,形容吃得非常香。
  • 天公:指天意或自然。
  • 撩:挑逗,引诱。
  • 不遣:不让。
  • 细和:细细地和诗。
  • 夔州诗:指夔州(今重庆奉节)的诗作,可能是指当地的诗人或诗风。

典故解析:

  • 夔州诗:夔州在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有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曾在夔州居住并创作了许多诗作。这里可能指的是夔州的文化氛围或诗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北湖饱餐后,感慨天意不让他细细品味夔州诗作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饱餐之后,感慨天意不让他细细品味夔州诗作而作。诗中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北湖饱餐后的感慨。诗中“北湖饭饱初不知”一句,描绘了诗人饱餐后的满足和宁静,而“惟见从来方朵颐”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满足感。后两句“天公大似撩吾辈,不遣细和夔州诗”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诗人感慨天意不让他细细品味夔州诗作,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北湖饭饱初不知”,描绘了诗人饱餐后的满足和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忽视。
  • 第二句“惟见从来方朵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满足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食的享受。
  • 第三句“天公大似撩吾辈”,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诗人感慨天意在挑逗他。
  • 第四句“不遣细和夔州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向往和遗憾,诗人无法细细品味夔州诗作。

修辞手法:

  • 拟人:“天公大似撩吾辈”,将天意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遗憾。
  • 对比:诗中饱餐的满足和无法细细品味诗作的遗憾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的向往和遗憾。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湖:代表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象征着宁静和满足。
  • 饭饱:代表了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 天公:代表了天意或自然,也象征着无法控制的力量。
  • 夔州诗:代表了诗歌和文化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湖饭饱初不知”一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奈 B. 满足 C. 遗憾 D. 悲伤
  2. 诗中“天公大似撩吾辈”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不遣细和夔州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满足 B. 无奈 C. 向往 D. 遗憾

答案: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杜甫在夔州创作的一系列诗作,展现了夔州的风土人情和诗人的感慨。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的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诗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吴则礼的《寄夷白坦然》与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两者都涉及夔州,但吴则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诗歌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展现了夔州的风土人情和诗人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吴则礼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全部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夔州诗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兰 新月 木渎章重宅晓起从沈尚书放舟至光福镇 过泰山巨上人兰若得阴字 赠右台监察邓茂迁左台殿中 别佳人(一作崔涯诗) 感兴 河西歌三首 河西歌三首 河西歌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男来女往 蜂窠蚁穴 征念 荡击 戛釜撞翁 衣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以权达变 采字头的字 狡慧 靑字旁的字 不刊之典 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优游自如 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斗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