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1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13:03
减兰 新月
作者: 程茯娥 〔清代〕
浮云散尽。一丝露出银塘冷。
照上妆台。羞染春山弄玉钗。
波光透入。金仙肯受虾蟆蚀。
雁影楼西。认作弓弯不敢飞。
浮云散去,露出一丝寒冷的银色水塘。
照在妆台上,春山的妆容羞涩地映染着玉钗。
波光透过水面,金色的仙女怎会愿意接受蛤蟆的侵蚀?
雁影在楼西飞过,误认为那是弯弓,因而不敢飞翔。
“弄玉钗”出自古代的美好传说,指的是美好的事物被美丽的山水映衬。雁影则常用于象征高飞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程茯娥,清代女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和自然之美,风格细腻而婉约。
《减兰 新月》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诗中体现了对自我形象的重视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减兰 新月》以清新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摹了自然与女性之美。诗的开头“浮云散尽”便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象征着纷乱过后的宁静。接着,通过“银塘冷”的描写,传达出清晨的寒意与静谧。妆台前的女性,羞涩地映衬着春山的美丽,表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与自我形象的敏感。
“波光透入”一句则引发了一种对美的渴望与自我保护的矛盾,金仙不愿接受虾蟆的侵扰,象征着女性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对于外界丑恶的抵制与拒绝。而最后一句“雁影楼西”,则以雁的影子象征着自由与飞翔,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凝练,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与自我形象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我形象的重视以及对外界丑陋事物的抵制,体现了一种女性的自我意识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浮云散尽”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宁静
B. 纷乱与困扰
C. 春天的到来
“金仙肯受虾蟆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的追求
B. 对丑陋的抵制
C.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妆台”主要象征什么?
A. 女性的外表
B. 生活的细腻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