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9:11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
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
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南山的白额虎和驯养的动物一样,变得仁爱,不再有杀戮之心。
不如牛一样甘愿受苦,这样就能避免狐假虎威的困扰。
渡过河流,难道是为了让他国受害吗?在山谷中根本没有凶暴的事物。
你要像驺虞那样保护生草,难道只是为了在淮淝一带的软弱伏在地上?
李绅,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青丘,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31年。他以诗才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作品内容丰富,主题多样,常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唐代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加剧的背景下,李绅通过虎与驯动物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他希望借此传递出仁爱和平的思想,反对残酷的杀戮和对弱者的压迫。
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南山白额虎与驯养动物的对比,展现出仁爱与残暴之间的冲突。南山白额虎象征着凶残与权力,而驯养动物则代表着温和与仁爱。诗中提到的“仁心”和“不竞牛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善良的渴望,强调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生命,避免无谓的杀戮。
诗人以“狐假虎威”来隐喻权势者对弱者的压迫,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依仗权势而行事的人。通过“渡河岂适他邦害”的提问,诗人进一步反思人们的行为,质疑为何要使他国受害,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诗中提到的“尔效驺虞护生草”,更是强调了保护生命的责任,呼唤人们要像驺虞一样守护生命的美好,而不是任凭凶暴的杀戮肆虐。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展现了李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提倡仁爱与和平,反对杀戮与压迫,强调保护生命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呼吁人们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追求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
南山白额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狐假虎威”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