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01:47
安乡县西晚泊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水阔鸟乌倦,墟寒童仆饥。
一湾村县过,百折暮江迟。
晓梦孤灯见,春阴病骨知。
简书宁不畏,旅力奈先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安乡县西边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诗人看到水面宽阔,飞鸟因疲倦而停歇,村庄冷清,孩子们因饥饿而无精打采。船行经过一个个村镇,曲折的江面让行程显得缓慢。梦中孤灯闪烁,春天的阴影让我感到身体的虚弱。即使是写信也不害怕,但旅途的劳累却让我感到无奈。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靖庵,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和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感受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诗人在出行时目睹了自然的景色与人间的冷清,感受到身心的疲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安乡县西晚泊》是一首流露出淡淡乡愁和旅途疲惫的诗作。诗人在傍晚时分停留在安乡县的江边,眼前的景象引发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水阔鸟乌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面,飞鸟因疲倦而停息,暗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接着“墟寒童仆饥”,通过对村庄冷清和孩子饥饿的描写,展现出人间的孤寂和生活的艰辛。这种对比使得景物的描写更为生动,引人深思。
“一湾村县过,百折暮江迟”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时间的无情,曲折的江面使得行程变得缓慢,似乎也在映射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到了“晓梦孤灯见,春阴病骨知”,诗人在梦中看到孤灯,暗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春天的阴影使他感到身体的虚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两句“简书宁不畏,旅力奈先疲”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旅途劳累,仍然不畏艰辛,愿意继续书信相托,传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景物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
整首诗以旅途的孤独与疲惫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尽管旅途艰辛,诗人仍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透过自然景象反思内心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诗中描绘的水面是怎样的? A. 窄小 B. 宽阔 C. 浅薄 D. 深邃
诗人对村庄的描述是? A. 热闹 B. 安静 C. 冷清 D. 繁华
诗人写信时的态度是? A. 害怕 B. 不在乎 C. 无畏 D.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