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3:39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这首诗描绘了庭前的石竹花,在清晨的曙光下,花色鲜艳如同被霞光染上一般,花瓣的形状宛如巧匠裁剪的匣子里的刀具。尽管南风送来炎热,石竹花依然能够在小暑时节开放。游荡的蜜蜂对这花色赞不绝口,思念的妇人则因年华流逝而增添愁苦。每当看到这花,离别的愁绪便加重了,令人心中愁肠百结,日日如此。
独孤及,字子规,唐代诗人,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身处盛唐时期,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其诗风以清新、婉约见长,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独孤及的诗作虽不如李白、杜甫等人广为流传,但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上颇具特色。
这首诗写于一个特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庭前石竹花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离别的感慨。石竹花的盛开让作者想到了时光的流逝和感情的变迁,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还有对人事的思考,反映了唐代人们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石竹花的绚丽色彩,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接下来的“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则表现出石竹花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勇气。这种生命的顽强与人类情感的脆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后两句“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则转向情感的描绘,游蜂的欢快与思妇的愁苦形成对比,意在指出生命的美好与悲伤并存。最后的“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主题,表达了因离别而加重的愁苦,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悲伤。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意象的结合上,展现了独孤及卓越的艺术才华。
整首诗以石竹花为引子,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自然美与人类情感的交织。通过对花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愁苦,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并存。
诗中“殷疑曙霞染”是什么意思?
“思妇感年催”中的“思妇”指的是谁?
诗中的“游蜂”象征什么?
《夜泊牛津》:李白在船上对自然景色的感叹与对人生的思考,和独孤及的诗作在情感的复杂性上有相似之处。
《春望》:杜甫在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与独孤及在个人情感上的愁苦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