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戚氏》

时间: 2025-05-04 00:24:10

诗句

指非烟。

蓬莱宫阙有无间。

小玉扶头,太真回面倚朱阑。

无端。

泪潸然。

愁心宛转忆长安。

当年七夕盟誓,要将钗股比情坚。

春睡惊破,渔阳烽举,翠华从此西迁。

怅梨花映雪,罗绮埋土,空委婵娟。

魂返太液池边。

珠露正泫。

绿柳间红莲。

依稀似醉,匀脂点镜扫眉弯。

更留连顾影,自舞翩翾。

宛若凤翥鸾骞。

暗思旧日,宠极恩深,翻作长恨绵绵。

事往成新感。

逢生死别,万绪萦牵。

骆马杨枝去也,又朝云、瘴海送华年。

不须赋拟江郎,笳赓蔡女,今古同悲欢。

渐数行、天际废归雁。

怀远道、行旅羁单。

试问伊、独往关山。

竟何似、蜕骨向黄泉。

料停骖处,铃声碎雨,共损宵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4:10

诗词名称: 戚氏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指非烟。蓬莱宫阙有无间。小玉扶头,太真回面倚朱阑。无端。泪潸然。愁心宛转忆长安。当年七夕盟誓,要将钗股比情坚。春睡惊破,渔阳烽举,翠华从此西迁。怅梨花映雪,罗绮埋土,空委婵娟。魂返太液池边。珠露正泫。绿柳间红莲。依稀似醉,匀脂点镜扫眉弯。更留连顾影,自舞翩翾。宛若凤翥鸾骞。暗思旧日,宠极恩深,翻作长恨绵绵。事往成新感。逢生死别,万绪萦牵。骆马杨枝去也,又朝云瘴海送华年。不须赋拟江郎,笳赓蔡女,今古同悲欢。渐数行天际废归雁。怀远道行旅羁单。试问伊独往关山。竟何似蜕骨向黄泉。料停骖处,铃声碎雨,共损宵眠。

白话文翻译:

这不是烟雾。蓬莱的宫殿之间没有隔阂。小玉扶着头,太真回首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无缘无故,泪水潸然落下。愁苦的心绪时常回忆着长安。那年七夕的约定,誓言要把钗股比作情感的坚固。春眠被惊醒,渔阳的烽火升起,翠华从此西去。怅惘中梨花映雪,华丽的罗绮被埋入土中,唯有月光空留。魂魄回到太液池边,珠露正滴落。绿柳间红莲,似乎醉意未消,匀脂点镜,扫去眉弯。更留连顾影,自在舞动如翩翩起舞的凤鸾。暗自思念旧日的情景,曾经宠爱极深,反而变成了无尽的长恨。往事成了新的感触。遇到生死别离,万千思绪萦绕心间。骆马和杨枝渐行渐远,又朝云瘴海送走华年。不必模仿江郎的诗句,笳声和蔡女的曲调,今古皆同悲欢。渐渐数行天际归去的雁。怀念远方,旅途孤单。试问她独自走往关山,究竟何似蜕骨般走向黄泉。料想停留的地方,铃声伴随细雨,损害了夜晚的安眠。

注释: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 小玉太真:分别指王嫱与王昭君,暗喻美丽的女子。
  •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象征爱情的坚贞。
  • 渔阳烽:指的是边疆的烽火,象征战争和动乱。
  • 长恨: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表达人们对爱情的缠绵悱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清新而又含蓄,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戚氏》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在诗中抒发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戚氏》是一首充满感情与哲思的诗作,汪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往日美好爱情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常的惋惜。诗中多次提及历史典故与美好景象,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暗含着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首联以“指非烟”开篇,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接着描绘了蓬莱宫阙的仙境,暗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引入了七夕的盟誓,表现出对爱情坚定的追求。随着“春睡惊破,渔阳烽举”,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了爱情与战争之间的矛盾。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骆马杨枝”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伤感,而对“铃声碎雨”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孤寂与无眠,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音乐感,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典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指非烟”:开篇即引发思考,非烟表现出一种轻松却又不真实的情感。
  • “蓬莱宫阙有无间”: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蓬莱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境界。
  • “小玉扶头,太真回面倚朱阑”:描绘美丽女子,体现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欣赏。
  • “泪潸然”:情感的展现,悲伤无法自抑。
  • “愁心宛转忆长安”:长安象征着繁华与美好,暗含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要将钗股比情坚”:以钗股比喻爱情的坚固,表达对爱情的期望。
  • “春睡惊破,渔阳烽举”: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揭示战争对爱情的影响。
  • “怅梨花映雪”:梨花与雪,形成了美丽的意象,却也暗含着凄凉。
  • “魂返太液池边”:传达出对往日情境的追忆,太液池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绿柳间红莲”:描绘自然美,象征爱情的纯洁。
  • “宛若凤翥鸾骞”:以凤与鸾比喻美丽的舞姿,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 “暗思旧日,宠极恩深”: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爱的深情。
  • “逢生死别,万绪萦牵”:生死离别,情感的复杂与纠葛。
  • “不须赋拟江郎,笳赓蔡女”:对古人作品的自谦,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情感的真实表达。
  • “渐数行天际废归雁”:归雁象征着思乡之情,传达出孤独感。
  • “试问伊独往关山”:质问对方的去向,暗含对爱情的追问。
  • “竟何似蜕骨向黄泉”:用蜕骨比喻生死,展现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钗股比情坚”,通过钗股比喻爱情的坚固。
  • 拟人:如“泪潸然”,泪水似乎有了情感。
  • 对仗:如“怅梨花映雪,罗绮埋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莱:理想的境界,象征幸福。
  • 七夕:爱情的象征,寄托着美好的爱情愿望。
  • 春睡:象征宁静与安逸。
  • 梨花红莲:自然之美,象征纯洁与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莱”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中的地方
    • B. 传说中的仙境
    • C. 战争的象征
    • D. 诗人的故乡
  2. “泪潸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七夕”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友情
    • C. 爱情
    • D. 离别

答案:

  1. B. 传说中的仙境
  2. B. 悲伤
  3. C.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长恨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长恨歌》与《戚氏》均描绘了爱情的无常,前者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后者则更加个人化,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琵琶亭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其二 阮郎归 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 再和 和原父扬州六题·蒙谷} 送谢学士归阙 南郊庆成 仙意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炫玉求售 目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缩缩 孳蔓难图 衣锦夜游 包含驾的成语 绝甘分少 好乐 一代辞宗 凭河暴虎 羽字旁的字 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捐馆舍 循名督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