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3:07
霜意催砧,萸香恋袂,倦吟人在沧州。
梦冷东篱,那堪重省清游。
近来身似庭前树,感西风一例惊秋。
听沈浮,不说飘零,祗算淹留。
明年此日知何处,问夕阳无语,衰柳含愁。
匝地风波,几番误了扁舟。
莼丝已共江烽老,甚人前犹道归休。
恨悠悠,手把黄花,独上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冻的天气让人感到寒意,香味四溢的萸花让人留恋,诗人身在沧州,心中感到倦怠。梦境中寒冷的东篱花园,让我无法再次享受清幽的游玩。最近我觉得自己就像庭前的树,感受到西风的侵袭,惊觉秋天的来临。听到水波荡漾,却不愿谈论飘零,只愿在这里停留。明年今天我又会身在何处呢?问夕阳却无言以对,衰老的柳树满含忧愁。周围风波起伏,几次误了我乘船的时机。莼丝早已与江水共老,竟有人在我面前说要归休。无尽的遗憾,我手握黄花,独自登上高楼。
丁宁(1879-1949),字仲华,号石涛,近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风格清新明丽,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
本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天时节,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感慨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
这首《高阳台 九日感赋》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便以“霜意催砧”引入秋意,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接着,诗人将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尤其是“明年此日知何处”,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既有对自然的观察,又有对内心情感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深邃的美感。
在修辞手法上,诗中运用了比喻与拟人,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投射。例如,“衰柳含愁”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最后,诗人在“独上层楼”中寻找寄托,表达了对孤独的坦然接受,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整首诗围绕对秋天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孤独的反思,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中“霜意催砧”指的是什么?
“衰柳含愁”中的“衰柳”象征什么?
“明年此日知何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