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39
《高阳台 赠洗斋》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
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
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
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
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
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生活的惆怅。诗中描绘了梅花旁吟咏、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景,表达对生活细节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新的忧愁与流逝的岁月,心中难以释怀,最终只能在寂静的房间中独自回忆往昔,感叹时光的无情。
作者介绍:陈方恪,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刻。通过对友谊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高阳台 赠洗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对友谊的珍视与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开篇以“绯苣同心,灵鹣共命”引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画面。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伤,尤其在“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无法摆脱的惆怅与孤独。诗人最后以“青鬓萧疏,对影朝昏”结束,强烈的时间感与个人的无奈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岁月的沉重与感伤,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个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绯苣同心”中的“绯苣”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孤独
答案:B. 爱情
诗中提到的“璧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无奈
答案:B. 忧愁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什么的感叹?
A. 年华流逝 B. 友谊的珍贵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A. 年华流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和杜甫的作品,李白更强调豪放与人生的享乐,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现实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