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9:41
飘树烟零,封阶粉退,馀寒犹冱菭文。
画意无多,寻常埋没芳尘。
斜阳著意相怜惜,是愁心不耐温存。
且销他一额凉蟾,来伴深尊。
东阑步玉人归否,剩篝香半灺,衾绣孤温。
依约檐声,隔帘滴到黄昏。
朝来便化春潮去,问何人省识冰魂。
谢东风不当花看,为刬愁根。
树上的烟雾轻轻飘散,门阶上的雪花渐渐消退,残留的寒气仍然笼罩着窗棂。画中的意境不多,常常被尘世的繁华掩埋。斜阳似乎特别怜惜我,然而我的心却难以忍受这温暖的留恋。就让我将那一轮清冷的月亮销毁,来陪伴我这一杯浓酒。东边的栏杆上,那位美人是否已归?只剩下篝火的香气依然在半空中缭绕,床上绣被却只剩下孤独的温暖。隐约间,檐下的滴水声,隔着帘子一直响到黄昏。今天早上,春潮已经退去,问谁能识得这冰冷的灵魂。感谢东风不再为花开而看,而是为我铲除这心中的愁苦。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残雪、斜阳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
《高阳台·残雪》是一首充满闲情雅致的诗作。诗中以“残雪”为引子,描绘了春冬交替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头的“飘树烟零,封阶粉退”,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随着“斜阳著意相怜惜”,诗人将自然与内心的情感结合起来,昏黄的夕阳似乎与他的心情产生了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用“且销他一额凉蟾”表达了一种对孤独的渴望,似乎在渴求一种心灵的慰藉。尤其是“东阑步玉人归否”,诗人用等待来渲染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惆怅,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诗中的“冰魂”一词,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映射,仿佛在探寻着内心深处的冷静与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非常讲究,既有自然的景象,又有丰富的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情感的渴望,反映出清代文人的情怀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飘树烟零,封阶粉退”中的“粉”指的是什么?
诗中“冰魂”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