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0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05:36
原文展示: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 刘子翚 〔宋代〕 啼鹃底用流血,渴水犹贪饮河。 勿谓山雷象浅,人生口祸常多。
白话文翻译:
啼哭的杜鹃鸟何必流血,口渴的生物依旧贪恋河水。 不要以为山中的雷声象征浅薄,人生中的口舌之祸常常不少。
注释:
诗词背景: 刘子翚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寄给陈良臣的,陈良臣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同僚。诗中通过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哲理,表达了对人生口舌之祸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啼鹃和渴水的生物,以及山雷和人生口祸,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啼鹃的悲啼和渴水的贪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无谓的悲伤,后者则代表生存的本能。山雷的浅显与人生口祸的复杂相对照,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生活中的小问题,因为它们可能引发大麻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的复杂性和言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提醒人们要警惕言语可能带来的祸端,并认识到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容忽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的“啼鹃”象征什么? A. 哀愁 B. 欢乐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A
诗中的“山雷”比喻什么? A. 深奥的事物 B. 浅显的事物 C. 危险的事物 D. 安全的事物 答案:B
诗中的“口祸”指的是什么? A. 言语引起的祸端 B. 身体上的伤害 C. 自然灾害 D. 经济损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