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02
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
作者:刘克庄
古者役人常以冬,据经端自紫薇公。
杠舆梁涉犹徒步,龟筮民从见大同。
不假洛阳抱桥蛎,宛如震泽卧波虹。
春江浩渺风涛急,方待先生济不通。
在古代,官员们通常在冬季出行,依照《周易》的教导,像紫薇公那样行事。
即使是坐着轿子,过河时也要徒步涉水,龟卜民众希望看到大同的局面。
没有必要依赖洛阳的桥,像是震泽湖面上卧着的虹。
春江浩荡,风急浪涌,正等待您来渡过这段艰难的水道。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福建,后迁居江西。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刘克庄在竹溪中书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和民生问题的思考。
刘克庄的《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以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读者。诗中描绘了古代官员在冬季出行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社会现状的不满。从“古者役人常以冬”,可以看出对传统官员行为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比古今,反映了对当代官员的批评。
此外,诗中提到的“龟筮民从见大同”,则表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描绘,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春江浩渺风涛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人生的波折和挑战。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诗句更具韵律美。整体上,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当时官员行为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变化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紫薇公”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智慧
C. 财富
D. 自然
“春江浩渺风涛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平静的湖面
B. 急促的风浪
C. 温暖的阳光
D. 寂静的夜晚
本诗对社会的态度是?
A. 满意
B. 批判
C. 中立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