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1:43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
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
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
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这首诗不仅是描绘那些无所事事的花朵,更有一株寒梅,傲然挺立。清晨时分,霜冻尚未融化,花瓣上仍挂着冰霜,梅花却在水边早早绽放。它的芬芳与兰花并存,清亮的光辉与雪花相映成趣。谢公在吟唱的时候,愁绪随风飘落,或许我也能取出长笛来吹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9年,卒年不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墨客多有吟诗作对的习惯。梅花作为冬季的代表花卉,常常被赋予高洁和坚韧的象征意义,方干在此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早开,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美丽的赞美。
《胡中丞早梅》是一首极具韵味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他对自然美和生命力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梅花不仅是寒冷冬季的象征,更是坚韧不拔精神的代表。诗的开端便以“不独闲花不共时”揭示了梅花的特别之处,表明它的存在与众不同,独立于季节的变迁之外。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梅花在清晨的情景,霜冻未融,花瓣上挂着冰霜,展现出梅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绽放的意象。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梅花的寒艳和孤傲,更引发了对生命力的思考。诗人以“芬郁合将兰并茂”来强调梅花与兰花的并存,暗示了美的多样性与共存性。
最后,诗句“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体现了高洁与孤傲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艳”指的是哪种花?
A. 兰花
B. 玫瑰
C. 梅花
D. 菊花
诗人提到的“谢公”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谢灵运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应候先开亚水枝”意指什么?
A. 梅花在春天开
B. 梅花在水边早早绽放
C. 梅花在寒冬盛开
D. 梅花在夏季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方干的《胡中丞早梅》与王安石的《梅花》,可以发现两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方干更侧重于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所表现出的坚韧,而王安石则通过描绘梅花的清香与高洁,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