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4:39
别刘师美
(释慧空 〔宋代〕)
世故熏人易变初,
谁能变处即如如。
相看有道遽难说,
且可还家深读书。
这首诗表达了世俗的风气容易使人改变初心,谁能在变迁中保持那份如如不动的心境呢?彼此之间虽然有道理,但却难以用言语表达。与其如此,不如回到家中静心读书。
“如如”一词在佛教中常指无所执着的境界,强调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坚定。诗中提到的“深读书”亦可视为对知识的重视和求真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
释慧空,宋代高僧,以诗文见长,作品多涉及佛理和人生哲学。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世事的感悟与思考。
《别刘师美》作于释慧空与友人刘师美分别之际,表达对世事变化的感慨与对读书求知的重视,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世故熏人易变初”揭示了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初心的事实,表现出对世俗风气的批判。诗人似乎在感慨,虽然人们在变化中难以保持初心,但也对此表示无奈。接下来的“谁能变处即如如”则反问,强调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是何其不易。后两句转向对话的体悟,虽然彼此间有道理可言,但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诗人建议回归自身,深入学习,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安宁。整首诗通过对世俗变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深度和人生启示。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中,保持初心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学习和读书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中提到的“世故”指的是什么?
“如如”的含义是什么?
诗人建议在分别之后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