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睡觉偶吟》

时间: 2025-05-03 08:28:27

诗句

官初罢后归来夜,天欲明前睡觉时。

起坐思量更无事,身心安乐复谁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28:27

原文展示:

官初罢后归来夜,
天欲明前睡觉时。
起坐思量更无事,
身心安乐复谁知。

白话文翻译:

在刚刚从官职上卸任后的晚上,
天快要亮的时候我正在睡觉。
起身坐着思索,发现自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身心安乐,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 官初罢:刚刚辞去官职。
  • 欲明前:将要天亮之前。
  • 思量:思考、考虑。
  • 安乐:身心的安宁与快乐。
  • :又、再。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在辞官后对于自由与安宁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乐府诗闻名,作品多关注民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被誉为“诗魔”。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辞官之后,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经历了官场的风波后,诗人渴望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诗歌鉴赏:

《睡觉偶吟》是一首表达内心安宁的诗。诗人在刚刚告别官场的夜晚,正值天将破晓之际,描绘了他惬意的睡眠状态和对生活的思考。诗歌的开头便交代了时间和身份的转变,由官员回归到一个普通人,展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诗人虽起身思考,却发现除了身心的安乐,似乎没有其他烦恼,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安静而深远,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思想。白居易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辞官后心境的释然,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淡然,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没有复杂的情节与情感波动,而是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初罢后归来夜:从官职上辞去后,夜晚回到家中,暗示了身份的转变。
  2. 天欲明前睡觉时:在黎明前的夜晚,正在入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起坐思量更无事:起身坐下思考,却发现并没有其他事情可做,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闲适。
  4. 身心安乐复谁知:身心感到安宁与快乐,这种状态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安乐复谁知”与“思量更无事”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夜”、“天欲明”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体现白天与黑夜的交替,象征着生活的变化。

主题思想:

该诗旨在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淡漠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安宁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释然。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安乐:代表内心的满足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诗《睡觉偶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怀念
    B. 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C. 对朋友的思念

  2. 诗中“身心安乐复谁知”中“身心安乐”指的是什么? A. 身体健康
    B. 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C. 物质的富裕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在对生活的反思上有相似之处。白居易更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多关注社会与民生的苦难。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风格各有千秋,前者平易近人,后者则更加深沉有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宫中调笑 其二 闺情 宫中调笑 其一 闺情 贺圣朝影 贺圣朝影 柬李蒲汀约饮碧山楼 贺圣朝影/添声杨柳枝 惜余春慢 雨雹 惜余春慢 落叶 惜余春慢 惜余春慢 惜余春慢 周子因远客江右,感时惜别,怅触于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狎游 夕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花烛洞房 包含叹的成语 产地 厂字头的字 蜡煤 暑雨祁寒 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何许人 竦峙 水深鱼聚 如嚼鸡肋 韭字旁的字 昧死以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