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55:23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白居易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
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这次宴会允许我们尽情欢醉,那么这样的聚会兴致如何呢?
翰苑的主子恩泽深厚,曲江的春天意趣浓厚。
花朵低垂,羞于艳丽的歌妓,黄莺飞散,愿意让出清歌。
大家共同赞美这繁荣乐事,认为元和年间的盛世胜过永和。
“上巳日”是农历三月初三,古人常在这一天踏青游玩,饮宴作乐。曲江是唐代长安的一条著名河流,常被用作诗中的意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欢愉。元和和永和这两个年号分别是唐代的两个盛世,代表了当时的政治稳定与繁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而闻名,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写乐府诗。
本诗创作于唐代元和年间,正值国家繁荣、民众安乐的时期。白居易在一次春日宴会中,借助宴会的欢愉气氛,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繁荣景象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在构思上将宴会的欢愉与春天的美丽景象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氛围。开篇即以“赐欢仍许醉”引入,表现出宴会的愉快与纵情。接着提到“翰苑主恩重”,不仅是对主人的感激,也暗含了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赞美。通过描绘“花低羞艳妓”和“莺散让清歌”的场景,诗人表现出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融,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宴会的热烈气氛。最后一句“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繁荣盛世的祝愿,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整体上,诗歌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一贯的关怀人间的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全诗通过宴会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盛世繁华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白居易关心民生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曲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共道升平乐”中“升平”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写于哪个时期?
杜甫的《春望》与白居易的《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在描写春天的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作品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而白居易则更侧重宴会的欢愉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两首诗共同反映了唐代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