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说良人滑将张婴》

时间: 2025-05-07 08:33:11

诗句

说良人滑将张婴。

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

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

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

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

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

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11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说良人滑将张婴
作者:曾布 〔宋代〕

说良人滑将张婴。
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
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
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
朝云夕雨两牵萦。
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
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
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
香闺日日为郎,
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讲述了一个嗜酒成性的男子,他醉酒归家,依旧沉迷于酒中,状态狂乱。屋顶上鸣鸠声音空寂,梁间的燕子也因此受惊。谁来主宰花事,兰房从此被朝云和夕雨缠绕。仿佛是游丝一般飘荡,随风而动,难以捉摸。岁月荏苒,欢乐的计较变得无依无凭。唯有新生的恩情缱绻,连同枝叶一起,香闺中日日为郎而守候。谁知那松萝依托着蔓藤,轻如一毫,难以承载岁月的变迁。

注释

  • 滑将:形容人如滑头,狡猾;“张婴”可能是指某个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
  • 酩酊狂酲:形容醉酒的状态,酩酊即醉得很厉害。
  • 鸣鸠:指鸠鸟,常象征孤独或悲凉。
  • 兰房:指兰花,象征高洁的情感。
  • 朝云夕雨:形容变幻无常的情感或景象。
  • 岁华荏苒:形容岁月流逝,时间无情。
  • 新恩缱绻:新生的感情缠绵纠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布,字子厚,号白云,宋代人,以文才和词作著称,风格清新、婉约。曾布的诗词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水调歌头》写于作者对某位朋友或爱人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爱情缱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曾布的《水调歌头·说良人滑将张婴》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词中通过描写一个嗜酒成性的男子,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期待。开篇以“说良人”引入,直接指向主题,展现了对“良人”的复杂情感。接着以“酩酊狂酲”描绘了男子醉酒后的狂妄状态,突显其无所适从和迷失。

词中对鸟类的描绘,如“鸣鸠”和“客燕”,则增添了孤独和惊恐的氛围,象征着生活中的无助与失落。而“兰房”与“朝云夕雨”的对比,表现了爱情的缥缈与多变,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感。在岁月流逝的背景下,诗人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新生情感的珍惜和对过往的追忆。

最后,诗人以轻盈的意象结束,似乎将所有的情感都化作了那“松萝托蔓”的轻柔,令人感受到一种细腻的美。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说良人滑将张婴:开篇点名,表明这首词是对某个“良人”的描述。
  2. 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说明这个人爱酒如命,醉酒归家。
  3. 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描绘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4. 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提问,谁能主宰花事,暗示对爱情的思考。
  5. 朝云夕雨两牵萦:表达情感如云雨般变幻。
  6. 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形容情感的虚无与无常。
  7. 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感叹岁月流逝,快乐也难以依靠。
  8. 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珍惜新生的情感,形容情感的紧密相连。
  9. 香闺日日为郎: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与守候。
  10. 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结尾以轻巧的意象结束,象征情感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云夕雨”象征情感的变幻。
  • 拟人:鸟类的描写赋予了情感和情境。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爱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情感的珍惜与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鸠:象征孤独与失落。
  • 兰房:象征高洁的爱情。
  • 朝云夕雨:象征变幻无常的情感。
  • 松萝:象征轻盈而脆弱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曾布
    • C. 白居易
  2. “酩酊狂酲”形容的是?

    • A. 醉酒状态
    • B. 清醒状态
    • C. 哭泣状态
  3. 诗中提到的“兰房”象征什么?

    • A. 高洁的爱情
    • B. 贫苦的生活
    • C. 忧伤的回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诗词对比

  • 曾布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感情的珍惜,但曾布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更强调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词鉴赏辞典》

这些资料可进一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沁园春·孤馆灯青 阮郎归·初夏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山寺 积草岭(同谷县界) 最能行 白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丑木 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酣痛淋漓 花梢 趁风转帆 走之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兴高采烈 爿字旁的字 铢铢校量 匸字旁的字 悬肠挂肚 世世生生 包含蟊的词语有哪些 声名赫奕 罗之一目 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