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2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28:48
登碧落堂
作者: 聂致孙 〔宋代〕
渺渺桑田注白波,
幽幽花洞忆真多。
丹成已在风烟上,
鹤返其如城郭何。
月下清池明老剑,
云凝碧落听笙歌。
五陵王气龙沙近,
傥乞飞霞侍玉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感悟。开头描述了茫茫的桑田与波涛,继而想到花丛中的幽深记忆。接着,诗人感叹丹(指丹药或理想)已经在风烟之间,远处的鹤返归究竟像什么样的城郭。月光下的清池映照着陈旧的宝剑,云雾缭绕,仿佛在倾听笙歌。最后,提到五陵王气的地方与龙沙相近,期望能飞霞来侍奉那玉珂(即美玉的乐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聂致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和文人生活见于史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较为流行的时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情怀的追求。
《登碧落堂》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前两句以“渺渺桑田注白波”开篇,展现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给人以深远的联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接着,诗中提到的“丹成已在风烟上”,不仅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渺小。
在“月下清池明老剑”这一句中,月光下的清池与老剑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交织,表达出对岁月的感慨与对过往的回忆。而最后两句则提到了五陵王气和对飞霞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既有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思熟虑。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指的是什么?
“月下清池明老剑”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五陵王气”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