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36:20
可帅止庵
作者:李弥逊 〔宋代〕
踏尽东西散胜岩,却提只履过江南。
远人若争真常位,不碍携庵到处参。
全诗翻译:
我走遍东西各地的美丽山岩,却只带着一双鞋子走过江南。远方的人们若争论什么是真正的修道之地,这并不妨碍我带着我的庵堂到处参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真常位”可以理解为道教或佛教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象征着修道者所向往的精神家园。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李弥逊的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弥逊对人生和修道的思考时期,表达了他对旅行和探索的热情,以及对修道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体验。开头“踏尽东西散胜岩”一句,表达了诗人走遍名山大川的经历,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而“却提只履过江南”则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简约,似乎在强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追求与信念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的两句“远人若争真常位,不碍携庵到处参”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以“远人”指代那些在外追求名利与地位的人们,暗示其争论的无意义。而“携庵到处参”则表现出他对修道生活的执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探索的重要性。整个诗作通过对比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与安宁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人生哲学的沉思,传达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追求真正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修道的追求,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弥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诗中提到的“只履”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物质的简朴
C. 旅行的疲惫
“远人若争真常位”中的“远人”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追求名利的人
C. 自然界的生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诗与王维的《鹿柴》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寻求的主题,但李弥逊的诗更强调个人的探索与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李弥逊及其作品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