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夜怀》

时间: 2025-04-27 18:23:35

诗句

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

若只如今日,何难至白头。

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

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3:35

原文展示

中秋夜怀
作者: 项斯〔唐代〕

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
若只如今日,何难至白头。
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
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提到,随着岁月的推移,秋天又将过去,若是今天的团圆之时,何必担忧白头之日的到来。沧海的归处遥远,身在他乡的游子仍然心怀忧愁。唯有前贤的教诲提醒我们,人生的穷通并非由自己所能掌控。

注释

  • 趋驰:奔波、急速的意思。
  • 残秋:指秋天即将结束。
  • 何难:何必难以做到,语气中带有无奈。
  • 沧波:指大海,象征着远方。
  • 旅食:旅途中的饮食,隐喻漂泊生活。
  • 赖见:依赖于看到,借助于前人的言教。
  • 穷通:指生活的贫富、顺境和逆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生于唐代,是一位不太为人所知的诗人,少有传世之作。他的诗风多描写人生的无常与感慨,常常借景抒情,充满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秋季,正是团圆的时刻,诗人却因身在异乡,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借助中秋之夜的明月,抒发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中秋夜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伤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的开头“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生动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秋天的渐行渐远,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压迫感。

接着,诗人通过“若只如今日,何难至白头”,表达了对当下团圆时刻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老去的感慨。这种对比手法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珍贵,尤其是在佳节之际,更显得深沉。

“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在这里,诗人用“沧波”象征遥不可及的故乡和亲人,旅途中的饮食也暗示着离家在外的孤独与愁苦。这一联将诗人与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沉重的情感氛围。

最后一句“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借助于历史哲人的教诲,提醒人们人生的境遇往往不可控。这种思考让整首诗超越了个人的感伤,升华到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趋驰早晚休:奔波的日子总会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一岁又残秋:每年秋天都在继续,体现了岁月的无情。
  • 若只如今日:如果当下的时刻能保持。
  • 何难至白头:如果能把握现在,何必担心老去。
  • 沧波归处远:大海的归处遥不可及,暗喻对故乡的思念。
  • 旅食尚边愁:异乡生活的忧愁,旅途的不安。
  • 赖见前贤说:依赖于前人的教诲。
  • 穷通不自由:人生的境遇无法掌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趋驰早晚,穷通不自由”,形成对比。
  • 意象:通过“沧波”与“白头”描绘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传达出人生的穷通乃由不得自己,强调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沧波:象征遥远的故乡和无尽的思念。
  • 秋天: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趋驰早晚休”是指什么? A. 时间的无情
    B. 旅途的结束
    C. 节日的来临

  2. “沧波归处远”中的“沧波”象征什么? A. 大海
    B. 亲人
    C. 未来

  3. 诗中提到的“穷通”是指什么? A. 生活的贫富
    B. 旅行的长短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简洁;
  • 《月夜忆舍弟》:兄弟情感深厚,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致明赠茯苓如婴孩状以诗为报 蔡子强挽章 次彭资深韵 清泉亨老寄鼓枕二首 馀柑 再和六四叔所赋十二相属诗 闻筝作 送六四叔之茶陵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初生之犊 釆字旁的字 翻肠搅肚 包含四的成语 张狂妄行 着録 植性 隹字旁的字 及物 语逆 逃絶 折文旁的字 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苦与共 音字旁的字 包含牌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冯髈弹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