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0:06
人欺季子弊貂裘,谁信班生万里侯。
小隐故山今去好,中原遗恨几时休。
春争残腊寒梅早,雨涩晴冬宿麦忧。
老眼相看炯无语,浊醪何日更浇愁。
人们都欺负季子(季札)穿着破旧的貂皮衣,谁又会相信班固(班生)是那个万里之外的侯爵呢?隐居在故乡的日子如今却变得美好,中原的遗恨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呢?春天争着在残冬时节绽放寒梅,阴雨天气让冬天的麦子倍感忧虑。老眼相对却无言以对,何时才能再用浊酒来浇愁呢?
张元干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抒发来表达个人的感受与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诗人通过对比隐士生活与世俗纷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人欺季子弊貂裘”点明了世俗对人的苛责,揭示了即使是名人也难逃被轻视的命运。接着,诗人提到“中原遗恨”,表现出对过去种种遗憾的感慨,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在春梅与冬麦的对比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结合,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冬季的困扰则是人生中的苦恼与忧虑。结尾处,诗人用“老眼相看炯无语”来表达与友人相对无言的情境,渗透出深厚的友情与难以言表的愁绪,同时“浊醪”则暗示了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与追求。在诗的整体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浓烈,展现出一种由感慨而生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人际关系、隐逸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切感慨。
“人欺季子弊貂裘”中“季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春争残腊寒梅早”中“寒梅”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浊醪”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张元干的诗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两者在主题上都涉及友情与人生,但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