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0:49
昔见历阳山,鸡笼已孤秀。
今看海峤树,翠盖何幽茂。
霰雪讵能侵,烟岚自相揉。
攀条独临憩,况值清阴昼。
我曾见过历阳山,那时鸡笼山已经独自显得清秀。
如今再看海峤的树木,绿色的树冠何其幽深茂盛。
霰雪岂能侵袭这些树木,雾霭烟霞自成一片迷蒙。
我独自攀着树枝,静静地在树下休息,正值清阴的午后。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贞夫,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春末夏初之际,作者在平泉游览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产生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开篇通过“昔见历阳山,鸡笼已孤秀”两句,回忆起早年的景象,借此引出对海峤树的赞美,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此处的“孤秀”一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山的独特之美,给人一种清幽而孤寂的感觉。
接下来的“今看海峤树,翠盖何幽茂”,则展现了另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树木繁盛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时间的变化,也反映了自然的周期性与永恒。诗人在这里似乎感叹生命的美好与脆弱,通过“霰雪讵能侵,烟岚自相揉”两句,抒发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霰雪无法侵袭的意象,暗示了自然的坚韧与力量。
最后一句“攀条独临憩,况值清阴昼”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内心平静的满足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眼前美景的珍视,充分展现了李德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传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宁静时光的珍视。
李德裕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历阳山”是用来表现什么的?
“霰雪讵能侵”中的“霰雪”是指什么?
对比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描写静谧的山水,而李德裕更关注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宁静,后者则带有些许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