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37
窈窕轩窗小閤深,
种花卜得半晴阴。
眼根忽堕锦绣谷,
鼻观如游薝卜林。
莫问花枝有开落,
须知法性勿来今。
色香尘里回光照,
只这凡心是佛心。
诗中描绘一个幽静的小窗户,窗户旁种着花朵,给人一种半明半暗的感觉。眼睛一瞬间似乎掉进了绚丽的花谷,鼻子则仿佛置身于游走的香气之中。不要去问花朵的开放与凋谢,应该明白事物的本质不在于时间的流逝。色彩与香气在尘世中交织闪烁,实际上这平凡的心灵就是佛心。
葛立方,字子明,号南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葛立方的创作受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佛教思想的影响。
《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 锦薰閤》是在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背景下创作的。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佛教“法性”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开篇的“窈窕轩窗小閤深”,引人进入一个静谧的空间,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象征着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种花卜得半晴阴”,则通过种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活的哲学,即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和。
“眼根忽堕锦绣谷,鼻观如游薝卜林”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视觉与嗅觉的交融,仿佛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出诗人对于美的敏感与深刻的感悟。
后面的几句“莫问花枝有开落,须知法性勿来今”,则将诗的主题引向了哲学的深度。诗人提醒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表象的变化,而应关注事物的本质。这种思想源于佛教的“法性”观念,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最后一句“只这凡心是佛心”,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在世俗的生活中,普通的心灵同样可以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人性与佛性的理解与融合。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强调在世俗的纷扰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这种思考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哲学的追求,体现了凡人与佛之间的内心联系。
诗中提到的小窗户用哪个词形容?
A) 窈窕
B) 宽大
C) 明亮
“莫问花枝有开落”强调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事物的本质
C) 人生的变化
“只这凡心是佛心”表达了什么?
A) 凡人心灵与佛的统一
B) 追求财富的心
C) 忘却世俗的心
《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的宁静,表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和葛立方的诗歌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和。而李白的《夜泊牛津》则注重于对自然景色的壮丽描写,体现出一种豪放的气质,和葛立方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