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漏迟》

时间: 2025-07-28 03:47:11

诗句

窗户明环堵。

山容黛染,水光绡舞。

荷盖擎烟,花映步波神女。

嫩脸铅华掩素,无语向、薰风凝伫。

晴又雨。

征鞞隐隐,云洲沙渚。

须臾风卷还晴,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

鱼飐荷衣,珠颗乱倾无数。

休话金沙玉井,争似我、神龟□处。

觞为举。

何人解歌金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3:47:11

原文展示

《玉漏迟》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窗户明环堵。山容黛染,水光绡舞。荷盖擎烟,花映步波神女。
嫩脸铅华掩素,无语向薰风凝伫。晴又雨。征鞞隐隐,云洲沙渚。
须臾风卷还晴,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鱼飐荷衣,珠颗乱倾无数。
休话金沙玉井,争似我神龟处。觞为举。何人解歌金缕。

白话文翻译

窗户明亮而洁净,四周的山色如黛,水面轻波荡漾。荷花如盖,轻烟缭绕,花影映照在波光中,宛如神女行走。
娇嫩的脸庞被铅华掩映,静静地在薰风中凝视,无法言语。天晴又下雨,马蹄声隐隐传来,云岛和沙滩交错。
片刻之间,风卷云飞,天又晴了,香气从丹囊中泄出,忽然间香飘四溢。鱼儿轻轻拨动荷叶,水珠洒落无数。
休谈金沙与玉井,哪能与我在神龟之地相比。举杯畅饮,谁能理解这歌声中的金缕?

注释

  • 环堵:形容窗户明亮,四周环境安静。
  • 黛染:黛色,形容山色如青黛,带有浓厚的色彩。
  • 绡舞: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像绡纱在舞动。
  • 神女:指美丽的女子,这里用以形容花影如神女般优雅。
  • 铅华:指妆容,这里形容女子的美貌。
  • 薰风:暖风,带着花香的风。
  • 征鞞:马蹄声,象征征途和远行。
  • 丹囊:盛香的袋子,指香气四溢。
  • 神龟:传说中的神灵,象喻安宁之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常蕴含自然美和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寄托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玉漏迟》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悠远的意境,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美。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明亮的窗外景象,山水相依,荷花摇曳,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快的画卷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灵动,透过“神女”的意象,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敬仰。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借助天气的变换,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晴与雨的交替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变故,而“征鞞隐隐”则似乎暗示着人生路途中的不确定性。此时,诗人又通过“须臾风卷还晴”的描写,表达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波折,诗人选择了坦然接受。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目光投向香气四溢的荷花,借此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而结尾处“休话金沙玉井,争似我神龟处”更是将个人理想与生活哲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追求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户明环堵:窗户明亮,四周环境安静。描绘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氛围。
  2. 山容黛染,水光绡舞:山色如黛,水面波光荡漾,展现出自然的美。
  3. 荷盖擎烟,花映步波神女:荷花如盖,轻烟缭绕,花影如神女般优雅。
  4. 嫩脸铅华掩素:娇嫩的面庞被妆容掩映,形容女子的美。
  5. 无语向薰风凝伫:静静地在薰风中凝视,无法言语,表现出一种恬静。
  6. 晴又雨:天气变幻,象征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7. 征鞞隐隐,云洲沙渚:远行的马蹄声,描绘出大自然的辽阔。
  8. 须臾风卷还晴:片刻之间,风卷云飞,天又晴了,象征生活的变幻。
  9. 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香气四溢,象征美好与愉悦。
  10. 鱼飐荷衣,珠颗乱倾无数:鱼儿轻轻拨动荷叶,水珠洒落,生动形象。
  11. 休话金沙玉井:不谈金色沙滩与美玉井,强调内心的宁静。
  12. 争似我神龟处:与我在神龟之地相比,表达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13. 觞为举:举杯畅饮,享受生活。
  14. 何人解歌金缕:谁能理解这歌声中的金缕,感叹人心难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影比作神女,展现其优雅。
  • 拟人:风卷云飞,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晴又雨”、“云洲沙渚”,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幻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户:象征着内心的明亮与宁静。
  • 山水: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 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
  • 神女:寓意优雅与灵动。
  • 香气:代表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容黛染”意指什么?
    A. 山色如青黛
    B. 山色如红色
    C. 山色如白色
    D. 山色如黄色

  2. “何人解歌金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玉漏迟》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上有相似之处,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共同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大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押国宝使 双雉操 五父 刘节妇 春晖草 天车诗 游陈氏园有感 三妇词 王氏女 华山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苏门答腊岛 三框儿的字 洋洋纚纚 瞻开头的成语 冬开头的成语 包含构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岩居川观 鹊角 蛛丝鼠迹 一室生春 白字旁的字 丹鹊 巛字旁的字 摇摇华胄 通材达识 栽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