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7:57
丑奴儿(次师能韵)
作者: 舒亶 〔宋代〕
一池秋水疏星动,寒影横斜。
满坐风花。红烛纷纷透绛纱。
江湖散诞扁舟里,到处如家。
且尽流霞。莫管年来两鬓华。
一池秋水在疏星的映照下微微波动,寒冷的影子斜斜地投射过来。
满座的宾客中,风花雪月交融,红色蜡烛在绛色的纱帐中纷纷闪烁。
江湖上,散落的小舟漂泊其中,四处皆像是自己的家。
尽情享受这流动的霞光吧,无需在意岁月如何使两鬓变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舒亶(字子奎),南宋时期的词人,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失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与聚会场景,寄托对自由、快乐的向往,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丑奴儿》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面。诗人描写的“一池秋水”与“疏星”,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暗含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随后的“满坐风花”则转向人际关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欢聚。通过“红烛纷纷透绛纱”的描写,诗人创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仿佛使人沉醉于那样的时光中。
而诗的最后几句“且尽流霞,莫管年来两鬓华”,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反思与释怀,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不必过于在意岁月带来的变化。这种洒脱的态度,透出了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生动,既有自然的景色,又有社会的聚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水、红烛与江湖场景,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池秋水疏星动”中,秋水的意象主要传达什么情感?
“且尽流霞,莫管年来两鬓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诗中“红烛纷纷透绛纱”描绘了什么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