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4:46
门有车马客,乃是故乡士。昔别各壮颜,今见不相似。上堂叙情亲,拜跪出妻子。对案未能食,历历问桑梓。当时同游人,十有八九死。松柏长新坟,荆棘生故址。欢言方未终,悲感还复始。因思兴谢端,叹息不能止。
门口来了乘坐车马的客人,原来是故乡的朋友。当年分别时大家都还年轻,现在相见却发现彼此变化很大。进入厅堂叙旧,互相问候家人。面对着餐桌却吃不下饭,一一询问家乡的情况。当时一起游玩的朋友,十个中有八九个已经去世。新坟上长满了松柏,旧址上长满了荆棘。欢快的谈话还未结束,悲伤的情绪又重新涌上心头。因此想起了兴衰变迁,叹息不已。
作者介绍: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该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回到故乡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故乡变迁和旧友离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昔别各壮颜,今见不相似”一句,生动描绘了时光对人的改变,而“当时同游人,十有八九死”则进一步强化了人生无常的主题。松柏长新坟、荆棘生故址的意象,更是加深了对故乡变迁的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具体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故乡的深切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对具体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故乡的深切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昔别各壮颜,今见不相似”表达了什么? A. 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 B.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C. 旧友的重逢 D. 诗人的孤独
“当时同游人,十有八九死”揭示了什么主题? A. 人生的无常 B. 故乡的变迁 C. 诗人的孤独 D. 旧友的重逢
诗中“松柏长新坟,荆棘生故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