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李公鼗宝林院岩香阁》

时间: 2025-05-02 19:04:40

诗句

醉歌寒食夜,花照武陵溪。

吟钵聊先击,诗筒更远提。

影随春色动,芳与国香齐。

玉节重来赏,僧窗觅旧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4:40

原文展示:

醉歌寒食夜,花照武陵溪。
吟钵聊先击,诗筒更远提。
影随春色动,芳与国香齐。
玉节重来赏,僧窗觅旧题。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夜晚畅饮高歌,花影映照着武陵溪水。
吟唱的钵声轻轻敲打,诗词的筒子又被远远提起。
影子随春色摇动,芬芳与国家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玉节再度来到,想在僧人的窗前寻找旧日的题材。

注释:

  • 醉歌:指在酒醉中高歌。
  • 寒食夜:指寒食节的前夜,通常在清明节前的一天,古时禁火,吃冷食。
  • 武陵溪:指的是位于武陵地区的溪流,古有“武陵渔隐”之说。
  • 吟钵:吟唱的乐器,通常是指一种击打乐器。
  • 诗筒:装诗的筒子,这里可能指用以写作诗歌的工具。
  • 玉节:指的是节日,常用来指代清明节。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之推,节日期间人们禁火,只吃冷食。
  • 武陵渔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隐逸生活和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则安,宋代高僧,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前夜,诗人可能在武陵溪边,借酒抒怀,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及对旧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食夜为背景,通过醉歌、花影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及对过去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了寒食夜的欢乐氛围,配以花影映照溪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吟唱和诗词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两句,诗人希望在重逢的节日中,能在僧人的窗前找到灵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创作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醉歌寒食夜:描写在寒食节的夜晚,诗人饮酒作乐,气氛欢快。
    • 花照武陵溪:意境优美,花影映照水面,营造出一幅动人的春景。
    • 吟钵聊先击:暗示诗人开始吟唱,表达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 诗筒更远提:强调诗人对于诗歌的追求,诗歌的意象在不断延展。
    • 影随春色动:春天的气息充满活力,影子也随之摇动,象征生机。
    • 芳与国香齐:花香与国家的香气交融,象征着家国情怀。
    • 玉节重来赏:玉节(清明节)再度来到,表示对节日的期待。
    • 僧窗觅旧题:希望在僧人的窗前找到旧日的题材,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照武陵溪”,将花的美丽与溪水的清新结合。
    • 对仗:如“吟钵聊先击,诗筒更远提”,形成整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旧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分析:

  • 醉歌:象征着自由与欢快的精神状态。
  • :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
  • 武陵溪:代表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玉节:象征着传统节日与文化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醉歌寒食夜”中的“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清明节
    • B. 端午节
    • C. 中秋节
  2.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代表了什么?

    • A. 古战场
    • B. 隐居的地方
    • C. 繁华的城市
  3. “影随春色动”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自然的变化
    • C. 人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作品,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比较释则安的这首诗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释则安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而王维则注重隐居的清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到闲人闲处 木兰花慢 乾卦老阳之象 木兰花慢 坤卦老阴之象 木兰花慢 用长春真人韵 木兰花慢 中秋 木兰花慢·初夏书怀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陈师母挽词 木兰花慢 夜雨鸣阶,清寒沁梦,悄然成韵 木兰花慢 寿章式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耕耘 并载 衣冠优孟 孤悬浮寄 短褐不完 方字旁的字 椎呸 衣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泪眼愁眉 聿字旁的字 凝虑 包含茨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半通 一日千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